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练习题(一)

考试总分:12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278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练习题(一)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快来通过刷题掌握知识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 "某学校教学楼工程,建筑面积6000m?,地下2层,地上8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经公开招标投标,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合同价2100万,双方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为做好成本控制,施工单位按照可行性、科学性等原则编制了成本目标。
    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建设单位要求完成了合同以外的部分零星项目,在收到建设单位以口头形式发出的指令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现场签证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在收到发包人指令后的14天内,向建设单位提交现场签证报告,报告中应写明所需的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台班的消耗量等内容。建设单位在收到现场签证报告后的7d内对报告内容进行核实,并予以确认。
    工程进展到第10个月末时候,项目部对A、B、C三项工作进行了成本数据收集,如下:

    工程验收前,相关单位对一间240m?的公共教室选取4个监测点,进行了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的检测,其中两个主要指标的检测数据见表:

    工程价款采用竣工调值公式动态结算;该工程的人工费可调,占工程价款的35%;材料有4种可调:材料1占5%,材料2占15%,材料3占15%,材料4占10%;不调值费用占工程价款的20%。价格指数如下:

    【问题】
    1.施工成本按照成本控制的不同标准划分为哪几类?除了可行性、科学性,施工成本目标的编制原则还有哪些?
    2.指出本案例中现场签证程序的错误之处,说明理由。
    3.计算各个工作的BCWP。计算10月末累计BCWP、BCWS、ACWP以及CV、SV并对结果进行判断。
    4.该教室监测点的选取数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该房间两个主要指标的报告监测值为多少?分别判断该两项检测指标是否合格?
    5.计算该工程调价后的实际结算价。除了调值公式法,竣工结算的常用方式还有哪些?
  • 2. "某建设单位投资新建办公楼,建筑面积8000m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8层。招标文件规定:本工程实行设计、采购、施工的总承包交钥匙方式,土建、水电、通风空调、内外装饰、消防、园林景观等工程全部由中标单位负责组织施工。经公开招投标,A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双方签订的工程总承包合同中约定:合同工期为10个月,质量目标为合格。根据合同约定,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方式为月度支付,并约定工程预付款的应付时间是开工前7d,但直到开工前第五天,建设单位仍未支付预付款。
    根据材料采购计划,该项目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年订货量18000t,并与业主约定由一个指定供货商供货。参考本企业其它类似工程历史资料:一次采购费用75元;水泥的单价90元/t,仓库年保管费率0.03。
    现场存放易燃材料仓库的布置如下:设在水源充足、消防车能驶到的地方,并设在上风方向;易燃材料露天仓库四周内,有宽度不小于4m的平坦空地作为消防通道;保持与厨房20m的防火间距;库房内、外按每500m2区域分段设立防火墙;可燃材料库房单个房间的建筑面积不超过40m2,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单个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30m2;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0m,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8m。
    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进行现场监测,监测单位编制了监测方案。由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其监测方案进行了专项论证。本工程变形测量精度等级为一等,对基坑支护变形观测设置3个基准点。基坑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变形观测点沿基坑周边布置,基坑周边中部、阳角处、邻近被保护对象的部位设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应大于25m,且每侧边不宜少于3个;水平和垂直监测点独立设置。
    【问题】
    1.除了月度支付方式之外,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方式还有哪些?拖欠预付款的利息起算时间是哪天?对拖欠款的利率有何规定?
    2.计算材料最优采购批量。材料的采购方式包括哪些?写出确定采购方式的依据。
    3.现场易燃材料仓库布置有何不妥?写出正确做法。
    4.本工程在基坑监测方案编制及基坑变形基准点和观测点的布置中有哪些错误?说明理由。
    5.除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基坑工程,还有哪些基坑工程的监测方案也应进行专项论证?
  • 3. 背景资料:
    某新建工程,建筑面积2800m2,地下1层,地上6层,框架结构,建筑总高28.5m,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约定项目施工创省级安全文明工地。施工工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依据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制了单位工程进度计划。
    事件二:检查施工现场工人宿舍室内净高2.3m,封闭式窗户,每个房间住20个工人,检查组认为不符合相关要求,对此下发了整改通知单。
    事件三:检查组按安全检查标准对本次安全检查,汇总表得分68分。
    事件四:工程竣工后,出现屋顶漏水、墙面剥落等质量问题,经调查属施工质量问题,建设单位认为还在保修期内,施工单位应免费修理,施工单位认为已通过竣工验收并移交,不予免费修理,建设单位另请其他施工单位进行维修。
    问题:
    1.事件一中,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有哪些
    2.针对事件二中现场工人宿舍的问题,应如何整改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定结论有哪些等级事件三中的检查结果应评定为哪个等级
    4.事件四中,建设单位的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建设单位可否另请第三方维修说明理由。维修所发生的费用应如何承担
  • 4. 背景
    某工程项目合同工期为18个月,施工合同签订以后,施工单位编制了一份初始进度计划网络图如下(单位:月)。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由于该工程涉及某专利技术,进度计划网络图中的工作C、工作H和工作J需共用一台特殊履带吊装起重机械,而且按上述顺序依次施工,为此需要对初始网络图作调整。
    事件2:该特殊履带吊装起重机械租赁台班费用相当贵,而且无论是否使用,租赁费用从进场就开始计算,直到出场。施工单位为减少该特殊设备在现场的闲置时间,拟重新调整工作C的起止时间,以尽量压缩该特殊设备的租赁时间。
    事件3:工程竣工前,所有标准养护试件强度均符合设计要求,但部分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判定为不合格,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实体检测。施工单位认为应以标准养护试件强度为准,应判断结构符合要求。在建设单位的要求下,最终进行了结构实体检验,经检验合格,由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
    【问题】
    1.绘出事件一中调整后的进度计划网络图,找出调整后网络图的关键线路(工作表示),并计算总工期。
    2.按事件一的网络图,如果各项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特殊起重机械的租赁时间为多长其中闲置时间多长
    3.事件二中,工作C应如何安排并说明理由。
    4.事件三中,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是否妥当说明理由。结构实体检验应包括哪些内容
  • 5. "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35000m2,地下2层,筏板基础;地上25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室内隔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建设单位依法选择了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室内墙体等部分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建设单位同意施工总承包单位将部分工程依法分包和管理。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负责人安排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事件2: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进度计划”三方面内容。
    事件3:施工总承包单位根据相关要求选择了裙房结构工程的分包单位。双方合同约定分包工程技术资料由分包单位整理、保管并移交建设单位,并承担相关费用。分包单位以其签约得到建设单位批准为由,直接向建设单位申请支付分包工程款。
    事件4:建设单位采购的一批墙体砌块经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检验发现,墙体砌块导热性能指标不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建设单位以指标值超差不大为由,书面指令施工总承包单位使用该批砌块,施工总承包单位执行了指令。监理单位对此事发出了整改通知,并报告了主管部门,地方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了这一事件。
    事件5: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总承包单位违反施工规范强制性条文的行为,在当地建筑市场诚信记录平台上进行了公布,公布期限为5个月。公布后,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结合企业整改情况,将公布期限调整为4个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进行公布,公布期限4个月。
    【问题】
    1.事件1中,项目负责人的做法有何不妥?说明理由。
    2.事件2中,《施工组织设计》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3.指出事件3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分别说明正确做法。
    4.依据《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就事件4,可以对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给予怎样的处罚?
    5.事件5中,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诚信行为记录的做法是否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