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小明把玩具看成和人一样有生命、有意识,常把玩具当作伙伴,与它们游戏、交谈。根据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可推断出小明的年龄为( )

A. O -2岁
B. 2-7岁
C. 7 -12岁
D. 12 - 15 岁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62****8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9489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62****8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9490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小明把玩具看成和人一样有生命、有意识,常把玩具当作伙伴,与它们游戏、交谈。根据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可推断出小明的年龄为( )
A.O -2岁 B.2-7岁 C.7 -12岁 D.12 - 15 岁
答案
主观题
根据玩具的功能及教育意义具体可以把玩具分为哪些类型?
答案
单选题
以玩具的使用性或其目的性分类,可把玩具分为智能玩具、声响玩具、形象玩具、装饰玩具、健身玩具、金属玩具等。()
A.正确 B.错误
答案
单选题
10个月大的贝贝看见妈妈把玩具塞进了盒子,他会打开盒子把玩具找出来。这说明贝贝的认知具备了()。
A.守恒性 B.间接性 C.可逆性 D.客体永久性
答案
单选题
十个月大的贝贝看见妈妈把玩具塞进了盒子,他会打开盒子把玩具找出来。这说明贝贝的认知具备了()。  
A.守恒性 B.间接性 C.可逆性 D.客体永久性
答案
单选题
宝宝总是喜欢把玩具放在嘴巴里,您的做法是()
A.好习惯是可以培养的,宝宝吃的时候就打手或者在宝宝手上涂辣椒水,自然就不吃了 B.把玩具清洁干净让宝宝吃 C.给宝宝安抚奶嘴,避免宝宝吃不干净的东西
答案
单选题
我小时候经常把玩具打开,把里面看个究竟()
A.正确 B.错误
答案
单选题
我小时候经常把玩具拆开,把里面看个究竟()
A.正确 B.错误
答案
主观题
以“把玩具送回家(实物归类)”为题,设计一个小班的活动方案。
答案
单选题
20世纪80年代,以()为核心,带动多种高新技术,把玩具工业推向了高科技的领域,声控、光控、磁控等各种富有生命力的新型玩具脱颖而出
A.微电子技术 B.微电脑技术 C.软件技术 D.硬件技术
答案
热门试题
幼儿把那些没有生命或意识的东西都视为有生命、有意识的东西的思维叫() 如果想把玩具汽车的螺丝钉拧紧,首先选用那种工具最合适()? 当儿童把玩过的玩具放进筐子里后,老师立即表扬这个行为,以后这孩子收拾玩具的行为会大大增加.这是() 严格意义上来讲,索菲亚只是一个没有意识的躯壳,一个设定精良的玩具() 某幼儿经常把玩具带来幼儿园,但却不允许别人玩或只能和别人交换玩,这是该幼儿:( ) 丁丁是一个活泼开朗的男孩,一天放学,丁丁偷偷装起幼儿园的玩具想带回家,老师就提醒他:丁丁忘记把玩具放到筐里了。班里的菲菲是一个胆小害羞的女孩,某天菲菲也想把玩具带回家,老师却装作没看到,而是单独和她妈妈说了这件事,希望她妈妈能引导菲菲主动还回玩具。这说明老师能够注意到()。 丁丁是一个活泼开朗的男孩,一天放学,丁丁偷偷装起幼儿园的玩具想带回家,老师就提醒他:“丁丁忘记把玩具放到筐里了。”班里的菲菲是一个胆小害羞的女孩,某天菲菲也偷偷地把玩具带回家,老师却装作没看到,而是单独和她妈妈说了这件事,希望她妈妈能引导菲菲主动还回玩具。这说明老师能够注意()。 丁丁是一个活泼开朗的男孩。一天放学,丁丁偷偷装了幼儿园的玩具想带回家,老师就提醒他:“丁丁,别忘记把玩具放到筐里。”班里的菲菲是一个胆小害羞的女孩,某天菲菲也想把玩具带回家,老师却装作没看到,而是单独和她妈妈说了这件事,希望她妈妈能引导菲菲主动还回玩具。这说明老师能够注意到()。   在回答自己为什么是个好孩子时,明明说:“我不撒谎,我认真参加游戏,并把玩具让给别人。”这是(  )。 对于婴幼儿在睡眠中的特殊习惯如嗅被角、抱玩具、吸吮手指等,保育员的做法是等幼儿睡着后再把玩具拿掉并引导逐渐放弃。( ) 小明要将30个一模一样的玩具球放入3个不同颜色的桶里面,每个桶至少放9个玩具球,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教会2—3岁的孩子有意识地谦让玩具几乎是不可能的()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一样,是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而起作用。 儿童认为妈妈会像他一样喜欢玩具汽车,这属于() 丁丁是一个活泼开朗的男孩儿,一天放学,丁丁偷偷装起幼儿园的玩具想带回家,老师就提醒他:“丁丁忘记把玩具放到筐里了。”班里的菲菲是一个胆小害羞的女孩儿,某天菲菲也想把玩具带回家,老师却装作没看到,而是单独和她妈妈说了这件事,希望她妈妈能引导菲菲主动还回玩具。这说明老师能够注意到(  )。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教会2~3岁的孩子有意识地谦让玩具几乎是不可能的。()   明明小朋友在回答自己为什么是个好孩子时说:“我不撒谎,我认真参加游戏,并把玩具让给别人。”这是() 周老师怀疑有小朋友把玩具手机带到教室,于是对20名小朋友的书包进行搜查。该老师的做法合理。()   ()是幼儿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意识的动作、摆弄和操作实际物体如玩具、工具、日常用品等,与物体相互作用的活动。 玩具和图书是儿童良好的伙伴,我国第一所儿童玩具图书馆出现在()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