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19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126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试题及答案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A现有项目污染物排放量
B在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
C规划项目污染物排放量
D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
A污染物排放清单
B污染源监测计划
C环境质量监测计划
D监督性监测计划
APM10
BSO2
CNOx
DCO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A调查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
B调查评价范围内基本污染物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C调查评价范围内有环境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D评价范围内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不能满足相关规定时,应开展补充监测
A可直接判定该项目所在评价区域为达标区
B可直接判定该项目所在评价区域为不达标区
C应以三个县评价指标算术平均值进行达标判定
D应以三个县评价指标距离加权平均值进行达标判定
A适用于二次污染物O3预测
B适用于二次污染物PM2.5预测
C适用于局地尺度特殊风场的环境影响预测
D适用于局地尺度大于50km范围的环境影响预测
A达标区建设项目,应综合考虑成本和治理效果,选择最佳可行技术方案
B达标区建设项目,应保证大气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环境可以接受
C不达标区建设项目,应综合考虑成本和治理效果,选择最优方案
D不达标区建设项目,应保证大气污染物达到最低排放强度,环境可以接受
A排放高度
B排放速率
C单次排放持续时间
D年发生频次
A地形参数选项
B岸边熏烟选项
C风向风速选项
D城市/农村选项
A各污染物最大质量浓度贡献值分布图
B各污染物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分布图
C各污染物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布图
D各污染物短期平均质量浓度分布图
A直接排放第一类污染物的项目,评价等级应为一级
B直接排放第二类污染物的项目,评价等级应为二级
C直接排放的污染物为受纳水体超标因子的项目,评价等级应为一级
D直接排放受纳水体影响范围涉及饮用水取水口的项目,评价等级应为一级
A水温
B径流条件
C受影响水域特征
D水质现状
A评价范围
B水域功能
C保护目标
D国家标准
A评价范围水环境质量要求
B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
C建设项目生产废水排放量
D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要求
A应考虑评价范围内拟建项目与建设项目排放同种污染物的影响
B应考虑评价范围内拟建项目与建设项目相同水文要素的叠加影响
C水污染影响型三级B评价可不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
D水文要素影响型三级评价可不进行定量预测
A预测控制断面污染物浓度
B预测污染源排放口污染物浓度
C预测取水口所在断面污染物浓度
D预测污染源排放核算断面污染物浓度
A零维模型
B平面二维模型
C一维模型
D立面二维模型
A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
B最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
C实测历史最小流量
D河道内生态流量
A绿化用水
B湿地需水
C景观需水
D水生生态需水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A1:50000
B1:10000
C1:5000
D1:1000
A1个
B2个
C3个
D5个
A可不开展现状监测
B至少应开展一期现状监测
C至少应开展二期现状监测
D至少应开展三期现状监测
A标准指数最大的因子
B改扩建后新增的特征因子
C污染场地已查明的污染因子
D地方要求控制的污染物因子
A应结合工程分析和相关设计规范确定
B应按生产工艺设备系统老化程度设定
C应按地下水环境保护设施腐蚀程度设定
D应按地下水环境保护设施系统老化程度设定
A环保措施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明显不合理的
B建设项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在评价范围内地下水中略有超标的
C建设项目各个不同阶段,除场界外小范围以外地区,均能满足标准要求的
D建设项目实施的某个阶段,有个别评价因子出现较大范围超标,但采取环保措施后可满足标准要求的
A自然风雨声
B人群活动声
C建筑施工声
D交通运输声
A固定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
B流动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
C建设项目声源对外环境的影响评价
D外环境声源对工业建设项目的影响评价
A最大A声级(Lmax)属厂界(场界、边界)噪声评价量
B有效感觉噪声级(LEPN)属声源源强表达量
C倍频带声压级(LP)属声环境质量评价量
DA声功率级(LAW)属声源源强表达量
A以固定声源为主的工业项目,一般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100m为评价范围
B以流动声源为主的铁路项目,一般以铁路边界线外两侧200m为评价范围
C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范围应根据飞行量计算到LWECPN为70dB的区域
D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不同公路项目,评价范围相同
A评价范围内地理地形图
B项目所在区域气象特征
C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区
D项目所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
A声环境质量监测应执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
B铁路边界噪声测量应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C机场场界噪声测量应执行《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
D混凝土搅拌站厂界噪声测量应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A105-20lg(50)-11
B105-20lg(50)-8
C80-20lg(50/5)
D80-10lg(50/5)
A反射体引起的修正
B风引起的附加修正
C雾引起的附加修正
D温度梯度引起的附加修正
A运行速度调整
B鸣笛方式调整
C列车车型调整
D敏感建筑物功能置换
A石油开采
B输变电
C核技术利用
D电视塔台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可不开展评价
A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
B调查工作深度应满足工作级别要求
C在占地范围内开展调查需兼顾外围敏感目标
D涉及两种影响类型时按最高工作级别开展调查
A100m
B200m
C300m
D1000m
A0~0.2m
B0~0.5m
C0~1.5m
D0~3m
A农用地应选用相应标准中的筛选值进行评价
B建设用地应选用相应标准中的管制值进行评价
C土地利用类型无对应标准的,评价时可只给出现状监测值
D评价因子国内外无可参照标准的,评价时可只给出现状监测值
A应在重点影响区附近布设监测点位
B应在环境敏感目标附近布设监测点位
C评价等级为一级的项目一般每3年开展1次监测
D评价等级为三级的项目一般每5年开展1次监测
A重要湿地
B世界文化遗产地
C自然保护区
D世界自然遗产地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仅做生态影响分析
A规划期
B勘察期
C施工期
D运营期
A水土流失
B污染危害
C自然灾害
D特有种分布
A对重要生态敏感区优先采取生态补偿措施
B对特殊生态敏感区须提出可靠的避让措施
C应针对项目不同实施阶段分别提出生态保护措施
D所采取措施的效果应有利修复和增强区域生态功能
A风险潜势为Ⅳ,应开展一级评价
B风险潜势为Ⅲ,应开展二级评价
C风险潜势为Ⅱ,应开展三级评价
D风险潜势为Ⅰ,无需开展评价
A根据评价工作等级确定评价范围
B根据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确定评价范围
C根据建设项目风险源分布情况确定评价范围
D根据事故后果预测可能对环境产生危害的范围确定评价范围
A生产工艺特点
B污染源数量和分布情况
C危险物质数量和分布情况
D危险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
A位于环境中度敏感区,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轻度危害,环境风险潜势为Ⅲ级
B位于环境中度敏感区,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中度危害,环境风险潜势为Ⅲ级
C位于环境高度敏感区,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轻度危害,环境风险潜势为Ⅲ级
D位于环境高度敏感区,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中度危害,环境风险潜势为Ⅲ级
A项目危险因素
B事故环境影响
C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D安全应急预案
A早期介入、过程互动
B统筹衔接、分类指导
C规划优先、公众参与
D客观评价、结论科学
A分析与同层位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
B分析与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C分析与'三线一单'管控要求的符合性
D分析与所包含建设项目的协调性
A环境现状调查应优先开展环境现状监测
B采用环境监测数据应说明其监测点位的代表性
C环境现状调查应立足于收集和利用评价范围内已有的常规现状资料
D有常规监测资料的区域,监测资料原则上包括近5年或更长时间段资料
A分析区域生态环境演变趋势与上一轮规划实施的关系
B调查分析上一轮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落实情况
C提出本次评价应重点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途径
D识别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
A评估不同情景下生态系统的演变趋势
B评估不同情景下环境质量底线的调整空间
C估算不同情景下规划实施支撑性资源的需求量
D估算不同情景下主要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
A论证设定的环境目标可达性
B论证规划内容的环境合理性
C分析规划实施的环境制约因素
D提出上层规划方案的调整建议
A论证规划目标与发展定位的环境合理性
B论证规划规模和建设时序的环境合理性
C论证重点生态功能区布局的环境合理性
D论证规划能源与产业结构的环境合理性
A居住区
B文化区
C农村地区
D风景名胜区
A应自然沉降30min,取下层沉降部分分析
B应自然沉降30min,取上层非沉降部分分析
C应充分混合30min,取混合部分分析
D应充分混合30min,取过滤后滤液分析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
A夜间等效声级限值为45dB(A)
B昼间等效声级限值为65dB(A)
C夜间突发噪声最大声级限值为65dB(A)
D昼间突发噪声最大声级限值为75dB(A)
A80dB
B77dB
C75dB
D72dB
A镍
B砷
C镉
D铅
A居住用地
B学校用地
C物流仓储用地
D社区公园用地
A排入地表水Ⅱ类水域的现有排污口按水体功能要求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
B排入地表水Ⅲ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执行一级标准
C排入地表水Ⅳ类水域执行二级标准
D排入地表水V类水域执行三级标准
A工作时段内,任意测量连续1h的等效声级
B工作时段内,任意测量连续20min的等效声级
C被测声源排放稳态噪声,测量不少于10min的等效声级
D被测声源排放非稳态噪声,测量有代表性时段的等效声级
A等效声级50dB(A)
B等效声级60dB(A)
C最大声级65dB(A)
D最大声级70dB(A)
A35dB(A)
B40dB(A)
C45dB(A)
D55dB(A)
A二甲胺
B二硫化碳
C三甲胺
D二甲二硫醚
A500个
B1000个
C2000个
D5000个
A颗粒物
B臭气浓度
C汞及其化合物
D烟气黑度
A固体废物分类
B危险废物分类
C液态废物鉴别
D放射性废物鉴别
A堆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
B农业生产中产生的作物秸秆
C固体废物焚烧处置产生的飞灰
D园林管理中清理产生的枝叶
A生活垃圾焚烧厂环境影响评价
B医疗废物焚烧处置
C生活垃圾焚烧厂竣工环保验收
D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焚烧处置
A渗滤液可能产生的风险
B防渗层安全性导致的渗漏风险
C填埋场结构长期安全性
D填埋场集排气系统的设计保障
A塌陷区
B软土区域
C滑坡区
D废弃矿区
A第1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B有机质含量小于2%(煤矸石除外)
C水溶性盐总量小于2%
D含水率低于60%
A核算水体应为评价范围内功能水体
B核算断面应位于排放口上、下游2km内
C核算的排放量应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管理要求
D核算的排放量应预留必要的安全余量
A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B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标准
C生态环境基础标准
D生态环境管理技术规范
A总投资
B建设周期
C环境制约因素
D环境影响程度
A应提出生产运行阶段的有组织污染源监测计划
B应提出生产运行阶段的无组织污染源监测计划
C应提出项目排放基本污染物的环境质量监测计划
D应提出项目排放污染物Pi≥1%的其他污染物环境质量监测计划
A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短期浓度贡献值最大浓度占标率≤100%
B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一类区污染物年均浓度贡献值最大浓度占标率≤30%
C对于现状浓度超标的污染物评价,计算范围内年均质量浓度变化率k≤-20%
D对于现状浓度达标的污染物评价,叠加后污染物浓度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A影响范围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项目,评价等级应为一级
B影响范围涉及自然保护区的项目,评价等级应为一级
C跨流域调水项目,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D引水式电站项目,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A应对改扩建项目提出'以新带老'措施
B应提出地下水环境跟踪监测方案
C应估算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投资
D应给出各项措施对策的实施效果
A建设项目厂界处
B评价范围边界处
C建设项目主要声源附近
D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处
A工业项目噪声防治措施应针对建设项目投产后噪声影响最大预测值制订
B公路项目噪声防治措施应根据项目代表性时段噪声影响预测值分期制订
C制订的工业项目噪声防治措施需满足厂界(场界、边界)噪声达标要求
D制订的工业项目噪声防治措施需满足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的达标要求
A涉及盐化影响的可采取排水排盐措施
B涉及盐化影响的可采取升高地下水位措施
C涉及酸化碱化影响的可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措施
D涉及酸化碱化影响的可采取调节土壤pH值措施
A生态系统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B生态系统面临的压力与问题
C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状况
D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A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应纳入环保投资
B地下水环境风险防范应重点采取源头控制和分区防渗措施
C事故废水环境风险防范应设置事故废水收集和应急储存设施
D大气环境风险防范应提出事故状态下人员疏散通道等应急建议
A规划实施对评价区域资源的影响
B规划实施对评价区域环境的影响
C规划实施对评价区域经济的影响
D规划实施对评价区域生态的影响
AI类
BⅡ类
CⅣ类
DV类
A土壤污染物含量低于筛选值的,用地风险可忽略,不开展详细调查
B土壤污染物含量超过筛选值但低于环境背景值的,应开展详细调查
C土壤污染物含量等于风险管制值的,应开展风险评估确定风险水平
D土壤污染物含量高于风险管制值的,应采取风险管控或修复措施
A标准规定了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废气排放量限值
B标准规定了与排气筒高度对应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C标准规定了通过排气筒排放的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D标准规定了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值
A学校
B影剧院
C汽车维修厂
D集中供热中心
A总烃(THC)
B非甲烷总烃(NMHIC)
C总有机碳(TOC)
D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A电子废物
B未经处理的粪便
C电子废物处置残余物
D生活垃圾焚烧炉渣
A医疗废物
B有机质废物
C液态废物
D与衬层具有不相容性反应的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