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中职)》9月10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515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4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中职)》9月10日专为备考2024年语文(中职)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说明书写作时遵循说明文写作的一般要求,语言要准确、简明、平实。  

    A

    B

  • 2. 《哦,香雪》是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短篇小说,也是亦舒的成名作。  

    A

    B

  • 1.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贯、泣/拾学/见不鲜

    B杀/萸、重/城、山/含情

    C/闪职/案跷/皮笑脸

    D/夕、笑/头、略/不人事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

    2. 文中王熙凤的出场,充分体现了她哪些性格特点  

    A为人善良乐于助人

    B勤劳能干爱说爱笑

    C毫无心机一心为善

    D八面玲珑虚情假意

  • 1. 诚既勇兮又以武,()。(屈原《国殇》)  
  • 2. 《像山那样思考》选自(),作者()(人名)是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和()的先驱。本文是一篇耐人寻味的()散文。  
  • 1. 临近考试,海洋技工学校护理(1)班定于4月4日开展以“我们都是追梦人”为主题的动员活动。其中一个环节是李校长讲话,假如你是班长,请你代表班级给校长写一封活动邀请函。要求:只写邀请函的正文部分;语言连贯得体;信息全面准确。(不超过120字)
  •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渐渐消散的炊烟 晓晓 老了。这是老木最近的发现。 慢慢地,就没了热度,没了力气。老木眨巴下眼睛,定定神,继续往山坳里望。 记得还是放牛娃的时候,也喜欢坐在这块大石头上,往山坳里望。那片竹林里,是二蛋、毛哥和三顺的家。那长有一大团雪白梨花的梨树后面,是瞎眼奶奶家。瞎眼奶奶虽眼睛瞎着,却灵醒得很,还没靠近梨树呢,就戳着棍子叫骂开了,龟孙子,又磨牙了!但真到梨子大了熟了,每家每户的娃,人手一个是棍打不动的。那是小琴的家,她的笑声最好听。那是黑妹家的两间茅草屋,她家最穷,她也最不讨人喜欢。 老木闭着眼都能指出各家的位置。①小时候,老木还和伙伴玩过这样的游戏,就是根据各家屋顶上冒出来的炊烟,猜各家在烧什么好吃的东西。老木是赢得最多的,也正是这一点,让伙伴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木笑了,露出豁了牙的嘴。其实那算不上什么秘密的。那时候,没有哪家有大鱼大肉吃,即便是玉米、南瓜和山芋,也不是想吃就能吃上的。谁家种了什么东西,什么东西种得多,哪天又收获了什么,在村子里蹿上蹿下的老木能不知道吗?鼻子长,才是老木的神通。 可如今不行了。那些像树林一样密的炊烟呢?怎么就不见了?二蛋的儿子是包工头,在城里买了房子,把二蛋老两口给接走了。黑妹考上了大学,据说当了官,早就把家给搬到了省城。瞎眼奶奶的儿子媳妇和孙子孙媳妇都在外打工,那一树梨子早就没人管了。三顺家的小子是最迟去打工的,据说也混得不错,一家人都带出去不说,连山场和田地都不要了。 一个个乡里乡亲,都只剩下印象了,而且越来越模糊。每次走过已经不再有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会站上半天,总感觉门会突然打开,会有人笑嘻嘻地走出来,叫老木进去坐坐,喝口水,唠上一时半会儿。可除了一刻不离地跟随自己的阿黄,什么也没有。总是阿黄的几声叫,把老木给唤醒,他沉重的脚步才继续缓慢挪动。 汪,汪,汪。阿黄在叫了,有气无力地,就在身边。以前的阿黄可不是这样。记得儿子媳妇才出门那会儿,有老伴陪着,倒没感觉什么。地种着,孙儿孙女带着,照样其乐融融,只是多受些累,但老木心里踏实。一场病,把老伴给送到了山上,再也不回来了。儿子媳妇要老木一起出门,说一家人在一起放心,可老木不愿意。 老木舍不下那几间土屋,只有在那屋里,身心才舒坦;舍不下田地里用汗水浸泡的庄稼,那也是儿女呀,是自己的根;舍不下屋对面山上孤零零的老伴,他要是走了,谁去给她清除坟头上的杂草? 阿黄是老伴走后的第三天出现的。瘦得皮包骨头,一身的痢子,是老木治好了它的病,然后收养了它,从此形影不离。老木到哪,阿黄一准到哪,听到阿黄的叫声,老木才踏实。可现在,阿黄的皮也耷拉下来了,越发灰暗,声音早不洪亮了,以前一叫就是高亢的连声,现在成短促沉闷的了。 ②柿子树后面,有炊烟升起来了,若隐若现,淡淡的白。老木来劲了,仔细地瞅。老木站起身来,想看清楚,到底是哪一家。老木成木桩了,好半天才跌坐回冰冷的石头上,那是李家的女儿给她娘做“三七”时烧纸钱的烟,根本就不是什么炊烟。 想到李家嫂子的过世,老木又添了心事。全庄子的人都来了,还站不满一堂屋。最关键的是没几个能做事的人,一个个佝腰驼背,稍微出点力,就动弹不了了。该走的程序省了大半,将就着才把人送上了山,抬棺的本家老二还闪了腰。 ③山坳里终于有炊烟袅袅地升起来了,炊烟甚至没有老木抽的烟锅散发出的烟浓厚,稀稀落落的,不用风吹,转眼即逝。阿黄也沉默了,一双浑浊的老眼默默地望着,老木也是,直到暮色像沉重的幕布,缓缓合拢…… (选自《天池小小说》,有删改)

    1. 小说中老木和阿黄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 2. 将下列词语扩展为一个生动形象、中心突出的语段。要求运用修辞手法,语意连贯,合乎情理,词语顺序可以调整,80个字左右。 春天、阳光、春风、旋律、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