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三)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275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最新试题尽在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三),快来备考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鉴定该生物的分类,则以下何种特性与你的鉴定有关()。
    ①细胞核的有无②核糖体的有无
    ③细胞壁的有无④膜上磷脂的有无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2. 据“朝闻天下”报道,目前英国科学家成功将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成熟精子。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皮肤细胞和精子都是高度分化的细胞

    B该实验已经证明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如果该实验属实,可以给不育患者带来福音

    D成熟精子的染色体数目是人体皮肤细胞的一半

  • 3. 高中生物实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属于()。

    A观察实验

    B验证性实验

    C探究性实验

    D设计和制作实验

  • 4. 图2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若在B、E两点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电表。据图2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D点时将会使电表的指针发生两次摆动

    B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

    C若C处缺乏递质受体,则D处将无法得到从C传来的信息

    D刺激B点时相应部位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A←B→C

  • 5. 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病原体是HIV。关于HIV复制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HIV的遗传物质是DNA

    BHIV可直接插入宿主DNA中完成复制

    CHIV的复制主要在B淋巴细胞中完成

    DHIV复制时需要逆转录酶

  • 6. 某版本生物教材中设计了诸多探究实践活动供师生选择,其符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这一基本理念。

    A核心素养为宗旨

    B内容聚集大概念

    C教学过程重实践

    D学业评价促发展

  • 7. 教师在“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时,通过介绍显微镜发明的过程,自然的导入新课。这种导人方式是()。

    A复习导入

    B故事导入

    C直观导入

    D事例导入

  • 8. 对体温调节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胰岛素分泌不足产热也将不足

    B醛固酮通过影响盐的排泄调节体温

    C胰高血糖素分泌不足时,血糖不能保证正常产热所需

    D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在产热上是拮抗的

  • 9. 下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

    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

    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链的影响最大

  • 10. 新物种形成最显著的标志是()。

    A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

    B具有一定生理功能

    C产生了生殖隔离

    D改变了基因频率

  • 11. 水稻的某3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利用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浓度适当的秋水仙素处理。经此种方法培育出的水稻植株,其表现型最多可有()

    A1种

    B4种

    C8种

    D16种

  • 12. 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自由交配,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全部的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

    A50%和50%

    B50%和62.5%

    C62.5%和50%

    D50%和100%

  • 13.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复制、转录、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需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参与翻译过程

    CDNA复制和转录都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以mRNA为模板

    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 14. 蛋白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NO2)羧基端的肽键,蛋白酶2作用于赖氨酸(C6H14N2O2)两侧的肽键,某四十九肽经酶1和酶2作用后的情况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多肽中含2个赖氨酸

    B苯丙氨酸位于四十九肽的17、31、49位

    C短肽D、E与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数相同,N原子数减少2个

    D适宜条件下酶1和酶2同时作用于此多肽。可形成5条短肽

  • 15. 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  )。

    A1/32

    B1/8

    C1/6

    D1/64

  • 16. 某中学生物教师发现自己所教班级近几次的生物小测验结果都不理想,他认为是这几个单元的生物知识过于抽象而学校又没有相应的可以利用的直观教具导致的,同时也认为应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为了查明原因以提高学生成绩,这位教师宜采用的教学研究方法是()。

    A文献研究法

    B教育观察法

    C教育调查法

    D行动研究法

  • 17. 最新研究表明,玉米茎叶夹角由多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如玉米茎叶夹角由A(a)、B(b)、C(c)三对基因控制,且基因型为aabbcc植株的茎叶夹角度数为x,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茎叶夹角度数减小y。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选择茎叶夹角最大为x-3y的植物自交,有可能培养出最适于密植的植株

    B如玉米的夹角为x-3y,则植株的基因型有7种

    C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自交,子代的夹角有7种表现型

    D如AA与aa杂交得到F1,F1自交,F2有3种表现型,说明A与a问有明显显隐性关系

  • 18.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B人体细胞合成ATP时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C细胞内合成免疫球蛋白时需要消耗ATP

    D正常情况下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 19. 某人手指受伤,一段时间后自动愈合,这一过程中伤口的细胞不会发生(  )。

    A有丝分裂和分化

    B同源染色体分离

    CDNA复制

    D纺锤体的出现和消失

  • 20. 关于生物大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大分子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B核酸的特异性取决于特定的空间结构

    C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取决于碳链的多样性

    D构成DNA的单体在不同物种中通用

  • 21. 对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B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

    C三者都是生物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

    D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

  • 22.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凋亡是细胞主动发生的“自杀”现象,需要消耗能量

    B细胞分化意味着某些特异性蛋白质的合成,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关于细胞衰老的原因,科学家提出了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等假说

    D肿瘤的形成与细胞的过度增殖有关,与细胞凋亡受阻无关

  • 23. 当特异性免疫再次发生时,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不参与免疫过程

    B效应T细胞也同时参与抗体的产生过程

    C在记忆细胞的参与下,能够更迅速地产生大量抗体

    DB细胞会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暴露出抗原

  • 24. 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

    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

  • 25. 下表是植物组织培养时,相关激素的使用情况及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表中信息可知,不同激素的使用顺序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

    B从表中信息可知,不同激素用量比例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

    C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

    D在生长素存在的情况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呈现减弱趋势

  • 1. 在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中,玉米、鸡、猪、人组成的食物网如下图所示,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照明和做饭,沼渣可以做肥料。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从__________开始。
    (2)在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鸡和玉米之间是关系。
    (3)此生态系统一共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写出人获取能量最多的食物链__________。
    (4)如果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如铅、汞等进入此生态系统,这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__________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 2. 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问题:
    (1)图中③、⑤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用字母表示)。
    A.神经递质
    B.载体蛋白
    C.性激素
    D.血红蛋白
    E.呼吸酶
    F.抗体
    (2)外界环境温度下降刺激皮肤感受器,感受器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神经冲动传导到位于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维持体温的恒定。
    (3)若⑥表示侵入内环境的某种病毒,则机体将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清除该病毒。其中,产生抗体的是_______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的是_______细胞。
  • 1. 材料:“细胞的分化”的教学设计思路
    说明: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细胞的分裂。
    (1)教师带领学生回忆细胞分裂的过程及结果。
    (2)思考:我们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是否仅仅依靠细胞的分裂,并请学生设想,如果细胞只是进行细胞分裂而没有其他变化,人会成为什么样子,并用面粉团制作出来。
    (3)组织学生猜想、讨论,除了细胞分裂,细胞还进行了哪些活动,发生了哪些变化。
    (4)PPT展示几种人体细胞和几种植物细胞的图片,让学生回答它们的区别。
    (5)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并讲解细胞分化的概念。
    (6)通过列举动物、植物、人发生细胞分化的实例,说明细胞分化的普遍性;通过细胞分化在胚胎时期开始,在死亡时停止,说明细胞分化的持久性;通过举例男生胡须、喉结等人体特征不会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逐渐消失,说明细胞分化的稳定性。
    (7)学生思考、讨论细胞分化的意义,教师总结。
    (8)讲解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学生讨论得出其与细胞分化的因果关系。
    (9).总结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问题:
    (1)依据上面材料,分析教师为本节课设计的教学目标。
    (2)分析本节课教师是怎样达成教学目标的。
  • 2. 材料:

    问题:
    (1)请计算这道题的难度与区分度(不考虑学生猜对答案的因素)。
    (2)请简要分析学生答题错误的原因。
  • 1. 请基于下列某版本教材内容的片段,按照要求完成相应的教学设计。

    问题:
    (1)分析本节内容的主要概念并参照《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要求及其附录中的案例,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四个维度,制订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科学实验是形成科学概念的基础,侧重“科学思维”教学目标的达成,请设计一组问题引导学生活动(从实验结果出发),促使学生形成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