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四)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201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试题已经整理完毕,大家快来做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氮氖激光器发出波长为632.8 nm的激光,垂直入射到一平面透射光栅上,测得第一级明条纹出现在0=300的方向上,则该光栅的光栅常数d的大小为( )。

    A1.25μm

    B1.26μm

    C1.27μm

    D1.28μm

  • 2. 光线垂直照射在透过薄膜上会产生薄膜干涉现象,已知薄膜厚度为3500A,采用波长5500A的可见光照射时发现反射光线加强,则薄膜折射率为( )。

    A1.35

    B1.21

    C1.18

    D1.43

  • 3. 如图3所示,电动势E为12V,内阻r为1Ω,灯泡内阻为99Ω,电压表、电流表为理想元件。闭合开关,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数据接近(  )。

    A121V;120mA

    B11.9V;120mA

    C12V;121mA

    D11.9V;121mA

  • 4. 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两表的示数之比,甲:乙为3:5;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U:U为(  )。

    A2:5

    B3:2

    C5:2

    D5:3

  • 5. 如图所示,一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x垂直于环面且过圆心O。下列关于x轴上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低

    BO点的电场强度最大,电势最高

    C从O点沿x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升高

    D从O点沿x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增大,电势降低 <

  • 6. 放射性同位素钍232经α、β衰变会生成氡,其衰变方程为,则x、y的值正确的是(  )。

    Ax=2,y=3

    Bx=1,y=3

    Cx=3,y=2

    Dx=3,y=1

  • 7. 理想气体做卡诺循环,热源温度为127℃,每一循环吸入热量480J,放给冷却器热量420J,则冷却器的温度为(  )℃。

    A77

    B67

    C79

    D36

  • 8. 在高H处将A、B两个物体先后由静止释放,释放A物体1s后释放B物体,当A物体落地时B物体正好运动至离地面高15m处。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  )。

    AA物体运动了s

    BB物体还要运动s方可落地

    CB物体释放时A物体离地的高度为5m

    DA、B两物体释放的高度H等于20m

  • 1. 质量为m的物体悬于一条轻绳的一端,绳另一端绕在一轮轴的轴上,如图所示。轴水平且垂直于轮轴面,其半径为r,整个装置架在光滑的固定轴承之上。当物体从静止释放后,在时间t内下降了一段距离S。试求整个轮轴的转动惯量。(用m、r、t和S表示)
  • 1. 案例:
    下面是某位同学对一道习题的解答。
    题目:经检测汽车A的制动性能为以标准速度20m/s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制动后40 s停下来。现A在平直公路上以20 m/s的速度行驶,发现前方180m处有一货车B以6 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司机立即制动,问是否会发生撞车事故?

    问题:
    (1)指出此道试题检测了学生所学的哪些知识点。
    (2)指出该生解题中的错误之处,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给出正确解法。
    (3)给出一个教学思路,帮助该生正确解答此类问题。
  • 2. 案例:
    下面为一道物理习题和某同学的解答过程。


    问题:
    (1)指出此道题检测了学生的哪些知识点。
    (2)指出该学生的错误原因,并给出该习题的正确解答。
    (3)给出一个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 1.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抛体运动”的要求标准为:“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体会将复杂运动分解为简单运动的物理思想。能分析生产生活中的抛体运动。”
    材料二高中物理教材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三节“抛体运动规律”内容节选如下。
    参考案例一
    利用实验室的斜面小槽等器材装配如图5.3—2所示的装置。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冲过水平槽飞出后做平抛运动。每次都使钢球在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钢球在空中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就是一定的。设法用铅笔描出小球经过的位置。通过多次实验,在竖直白纸上记录钢球所经过的多个位置,连起来就得到了钢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可以把笔尖放在小球可能经过的位置,如果小球能够碰到笔尖,就说明位置找对了。
    参考案例二
    如图5.3—3,倒置的饮料瓶内装着水,瓶塞内插着两根两端开口的细管,其中一根弯成水平,且水平端加接一段更细的硬管作为喷嘴。
    水从喷嘴中射出,在空中形成弯曲的细水柱,它显示了平抛运动的轨迹。设法把它描在背后的纸上就能进行分析处理了。
    插入瓶中的另一根细管的作用是保持从喷嘴射出水流的速度,使其不随瓶内水面的下降而减少。这是因为该管上端与空气相通,A处水的压强始终等于大气压,不受瓶内水面高低的影响。因此,在水面降到A处以前的一段时间内,可以得到稳定的细水柱。

    参考案例三
    用数码照相机或数码摄像机记录平抛运动的轨迹。
    数码照相机大多具有摄像功能,每秒拍摄十几帧至几十帧,可以用它拍摄小球从水平桌面飞出后做平抛运动的几张连续照片。如果用数学课上画数学函数的方格黑板做背景,就可以根据照片上小球的位置在方格上画出小球的轨迹。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任务:
    (1)简述研究抛体运动的方法。
    (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教学设计(要求含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以采用表格式、叙述式等)。
  • 2.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高中物理某教科书“光的衍射”一节中介绍的单缝衍射示意图如图10。

    任务:
    (1)简述什么是光的衍射现象。
    (2)设计教学片段,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分析实验装置和实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