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一)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378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一)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化学教材编写时.在介绍水污染、矿物分布、温室效应、化学能的利用等知识时,在相关章节设立讨论和调查研究等课题.设置开展活动的课时,这体现了化学教材编写时(  )。

    A根据课程标准选取核心知识。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理念

    B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C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中取材

    D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合理组织和编排教材

  • 2. 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并加热,反应后再加入水,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B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

    C将CuCl2的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并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

    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人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 

  • 3. 埋在地下的钢管道可以用图1所示方法进行电化学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方法是将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

    B在此装置中钢管道作负极

    C该方法称为“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

    D  

  • 4. 盐酸乙哌立松片(Eperisone Hydrochloride Tablets)是种骨骼肌松弛剂,能改善由肩周
    乙哌立松片有下列说法:
    ①是芳香族化合物
    ②含有N原子的六元环上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③是一种有机盐
    ④能发生还原反应的官能团或原子团有两种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5. 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人BaCl2溶液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A

    B

    C

    D

  • 6. 关于化学课程与教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7. “看到CuSO4溶液,你想到了什么”这一问题适用于(  )。

    A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B探查学生的已有认识

    C转变学生的迷失概念

    D丰富学生的认识思路

  • 8. 下列关于“硫酸”这一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是(  )。

    A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实验的手段,学会硫酸的强氧化性

    B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硫酸的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等性质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浓硫酸与稀硫酸的对比,学习“量变质变”规律和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原则

  • 9. 下列各物质能构成缓冲对的是(  )。  

    ANaHSO4和Na2SO3

    BHCl和HAc

    CNaH2P04和Na2HP04

    DNH4Cl和NH4Ac  

  • 10. 在含有FeCl3和BaCl2的酸性溶液中,通人足量的SO2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白色沉淀是BaSO4和BaSO4

    B溶液的酸性增强

    C白色沉淀是BaSO4

    DFeCl3全部被还原为FeCl2

  • 11. 某温度下将Cl2通入KOH溶液里,反应后得到KCl、KClO、K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
    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3

    B4:3

    C2:1

    D3:1

  • 12. 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管理、组织学生,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活泼、主动地学习,建立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和教学秩序,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行为方式称为化学教师的课堂组织。这里强调三点,不包括(  )。

    A强调它是教师的行为,课堂教学如何组织取决于教师预先的谋划和设计

    B强调课堂组织的指向要服从于预定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C强调了课堂组织要着眼于如何能够使教学过程有序,课堂气氛和谐,有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和学生活泼、生动的学习状态的形成

    D强调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切为学习成绩服务

  • 13. 学生在学习“电离平衡”概念之前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据此,我们可以优选(  )来帮助学生学习“电离平衡”。

    A概念形成策略

    B概念图策略

    C概念同化策略

    D多重联系策略

  • 14. 活动表现评价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评价方式,应体现(  )。

    A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B单一性、实践性和合作性

    C综合性、理论性和探究性

    D主动性、封闭性和探究性

  • 15. 下列对教学设计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

    B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C有利于教师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D是提高教师科学知识水平的有效方法

  • 16. 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聚乙烯广泛运用于生产保鲜袋,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B分子式为C4H10的有机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氧化乙烯和苯

    D1mol乙醇与1mo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可得到1mol乙酸乙酯

  • 17. 在一定缓冲比范围内,缓冲溶液才具有缓冲能力,其对应的pH范围为缓冲范围,缓冲范围的pH=(  )。

    ApKa+l

    BpKa+2

    CpKa±0.5

    DpKa+0.1

  • 18. 某有色溶液当浓度为c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50 nm;若其他条件不变而浓度为2c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nm。

    A450

    B225

    C900

    D375

  • 19. 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所得酸性溶液中

    BpH=3的HX酸与pH=11的NaOH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0.1mol·L-1Na2S溶液中存在:

    D0.1mol·L-1的Na2CO3溶液中:

  • 20. 叠氮酸(HN3)与醋酸酸性相似,则下列有关说法一定错误的是( ):

    AHN3水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顺序为:c(HN3)>c(H+)>c(N3-)>c(OH-)

    BHN3与NH,作用生成的叠氮酸铵是共价化合物

    CNaN3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a+)>c(N3-)>e(OH-)>c(H+)

    DN3-与CO2含相等电子数

  • 1.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有不少化学教师做“口含玻璃管对包裹了过氧化钠的棉花吹气,棉花燃烧”的实验,从而说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实验过程:
    (1)在一个500 mL的烧杯里粘一段蜡烛头,再倒放一只50 mL的小烧杯。小烧杯上放一片铁片,防止棉花燃烧把小烧杯烧裂,点燃蜡烛,把包了过氧化钠固体的棉花放在小烧杯上,用沉浮式气体发生器制取二氧化碳(如图l所示),随着二氧化碳向大烧杯里注入,我们会看到燃烧的蜡烛首先熄灭,片刻后棉花燃烧起来。
    (2)在大烧杯里也做如图1的准备,沉浮式气体发生器的配重盒里放入浓硫酸(如图2所示),让生成的二氧化碳气通过浓硫酸干燥后再注入大烧杯,我们会看到燃烧的蜡烛首先熄灭,而棉花不能燃烧。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两组实验,可以看出实验成功(棉花燃烧)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2)试说明在进行演示实验教学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方式正在从观念到思想、从方法到行动向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发展,而这种全新的教育方式也是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必然趋势和发展。要实现这种全新的教育方式,要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请举一个化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案例。
    (2)请简要概括一下化学教学中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运用的功能。
  • 1.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的正确答案是____________。
    (2)如果你要讲解本题,请写出你的正确解题思路。
    (3)请对学生答题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
  • 1. 阅读下列三个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内容标准】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甲烷、乙烯、苯等的主要性质,认识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建议】①查阅资料:利用石油裂解产物乙烯制取重要的化工产品。
    ②实验探究:乙烯、乙醇、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
    材料三某版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部分
    片段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比较稳定,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强酸、强碱也不反应。但是在一定条件下.甲烷也会发生某些反应。
    1.甲烷的氧化反应
    甲烷是一种优良的气体燃料,通常情况下,1 mol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890 kJ热量。

    2.甲烷的取代反应
    科学探究
    向2支盛有甲烷的试管中(其中一支用黑纸包好),分别快速加入0.5g KMnO4和1 mL浓盐酸,然后迅速轻轻塞上胶塞,放在试管架上;没有包黑纸的试管在室内光线(日光灯)照射下,或用高压汞灯的紫外线照射;等待片刻,观察现象。
    1.你从实验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2.从所得实验信息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要求:
    (1)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
    (3)写出科学探究的现象,并写出化学反应式。
    (4)由上述发生的反应类型是哪种,并说出其概念。
    (5)给本节课设计一个导入方式。
  • 1.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内容标准】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认识化学键的含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
    材料二某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化学键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材料三某版本化学必修2教材“化学键”内容。
    从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然而,由这一百多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却数以千万计。那么,元素的原子通过什么作用形成如此丰富多彩的物质呢?

    要求:
    (1)回答材料三“思考与交流”中的问题1和问题2。
    (2)完成“离子键”的教学设计片段,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