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一)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43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最新试题已经为大家备好了,快来此一边做题一边记忆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A、B是介质中平衡位置位于x=15m和x=40m的两个质点,图(b)为质点A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该波的传播速度是5m/s

    C再经过0.3s,质点B通过的路程为6m

    Dt=0.3s时,质点B处于平衡位置且向y轴负方向运动

  • 2. P1、P2为偏振化方向夹角为d的两个偏振片,光强为I0的平行自然光垂直入射到P1表面上,则通过P2的光强为( )。  

    AA

    BB

    CC

    DD

  • 3. 如图2所示,在一个粗糙水平面上,彼此靠近放置的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物块,由静止释放后,两个物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并最终静止。在物块运动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物块受到的库仑力不做功

    B两个物块的电势能逐渐减少

    C两个物块的机械能守恒

    D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始终小于其受到的库仑力

  • 4. 一电阻接到正弦交流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Q1。若该电阻接到方波交变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Q2。该电阻上电压的峰值为U0,周期为T,如图5所示,则Q1:Q2等于( )。

    A1:

    B:1

    C1:2

    D2:1

  • 5. 图1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的一个实验,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用于帮助学生学习的物理知识是(  )。

    A能量守恒定律

    B热和内能

    C自燃

    D功和内能

  • 6. 如图,一不可伸长的光滑轻绳,其左端固定于O点,右端跨过位于O’点的固定光滑轴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OO’段水平,长度为L,绳子上套一可沿绳滑动的轻环。现在轻环上悬挂一钩码,平衡后物体上升L,则钩码的质量为( )。

    A

    B

    C

    D

  • 7. 以不同的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t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 8. 如图,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a和b(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与转轴OO’的距离为l,b与转轴的距离为2l,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运动,用ω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一定比b先开始滑动

    Ba、b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

    C

    D

  • 1. 一转动惯量为J的圆盘绕一固定轴转动,起初角速度为ω0设它所受阻力矩与转动角速度成正比,即M=-kw(k为正的常数),求圆盘的角速度从ω0变为1/2ω0时所需的时间。
  • 1. 案例:
    下面为一道物理试题和某学生的解答过程。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物体位于水平有界的匀强电场中,从半径为r的1/4光滑圆弧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圆弧底端恰好脱离电场水平飞出。竖直下落距离h时,垂直击中倾角为30o的斜面,求电场强度E的大小。

    解:在光滑圆弧轨道上运动过程中,支持力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不做功,只有电场力和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水平飞出电场后,物体只受重力,做平抛运动,垂直击中倾角为30o的斜面:解得
    问题:
    (1)指出此题检测了学生所学的哪些知识点?
    (2)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
    (3)针对学生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解决此类问题。
  • 2.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下面为一道物理试题和某学生的解答过程。
    题目:如图(a)所示,光滑且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MN、PQ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两导轨间距L=I m,电阻R1=3 ΩRz=1.5 Q,导轨上放一质量m=1 kg,电阻r=l Q的金属杆。长度与金属导轨宽度相等,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的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0.8 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现用一拉力F沿水平方向拉杆。使金属杆由静止开始运动。图(b)为通过R。中的电流平方随时间变化的I21-6图线.求:
    (1)5 S末金属杆的动能;
    (2)5 S末安培力的功率。

    解:(1)5 S末流过R,的电流为11=√A=2 A,电压为U1=I1R1=6 V,
    金属杆与R,并联,故E=U1=BLv
    解得v=7.5 m/s
    故此时动能为Ek=1/2mv2=28.125J
    (2)5 s末干路电流为,I==6A,安培力大小为F安=BIL,功率为P= fv
    解得P=36 W。
    问题:
    (1)指出此道试题检测了学生所学哪些知识点。
    (2)给出正确解题过程。
    (3)针对学生解题过程中存在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解决此类问题。
  • 1.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静电场’’的内容标准为:了解静电场,初步了解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理解电场强度。
    材料二某高中物理教科书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一节的内容如下:

    图1.9—1计算粒子到达另一个极板时的速度 图1.9-3带电粒子的偏转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库仑定律、电势差等知识。
    任务:
    (1)简述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的规律。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 2.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高中物理某教材“功和内能”一节有如下演示实验。
    在有机玻璃筒底放置少量易燃物,例如蓬松的棉花,迅速压下筒中的活塞,观察筒底物品变化。

    任务:
    (1)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