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一)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410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现为大家带来的是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一),超多教资高中语文试题等你来做。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点睛试卷3
    这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荷塘月色》一课时为其设计的板书,以下对其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曲线与坐标相结合的方式形象地展现了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

    B采用曲线与坐标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地展现了课文的脉络、满足了学生的视觉要求

    C采用曲线与坐标相结合的方式巧妙地融合了作者的两条行文线索:行踪线索和感情线索

    D这则板书形象直观、形式新颖,体现了板书设计一定要具有视觉美感的要求

  • 2. 学习《小狗包弟》时,教师使用了下列教学补充材料,阅读并按要求答题。巴金--20世纪中国的良心(张放)
    巴金虽然早被公认为20世纪不多的几位文学大师之一,但他从来不认为自己为文学而文学,甚至不以文学家、作家自居,他认为自己的写作全是为了说心里话,发出内心的呼喊(“我的每篇小说都是我追求光明的呼号”)。他的第一部小说《灭亡》是为他胞兄写的,那时他大哥深陷封建家族不能自拔,拿着自己的青春与生命做着无谓的牺牲,巴金希望大哥也勇敢地走出“家”来,做封建家族的叛逆者。他以小说的形式表现出来,希望以情动人,打动胞兄的心。 结果是小说无意间被朋友带回国内发表了,虽然打动了不少读者,大哥却沉陷难返,不久终于自杀于家中。这给巴金创作不朽名著《家》带来了直接的动因。
    对上述资料的使用分析不恰当的是(  )

    A分析作者的一般作品的思想及艺术特点,挖掘文本深层涵义

    B帮助学生积累文学常识,完成知识目标

    C深入了解作者及其创作特点,突破思想情感的教学难点

    D从了解作者创作倾向入手,把握作品情感基调

  • 3. 学习完所有的文言文,教师让学生整理学过的古今异义词,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A乌鸟之情,愿乞终养(《陈情表》)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荆轲刺秦王》)

    D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 4. 阅读以下教学反思片段,按照要求答题。语文教学要走向生活社会。如果就语文课本学习语文,是永远无法学好的,我们精彩的课堂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很小一部分,只是能应付考试,而学生的能力和实践是无法真正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学生的语文能力最终是要在社会中去检验的,所以必须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尤其是新教材,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性思考,不再要求统一答案,这就是说教师一定要把思维空间真正地还给学生,这样才真正有助于学生的提高。要让学生更多地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品味生活。学生有了自己的思想,才能真正积极地去学习语文。
    对上述教学反思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教师应时刻树立“大语文”观念,与其他学科、生活相结合

    B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在生活、社会中学习语文

    C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不需要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系统小结

    D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但只是学习的很小一部分

  • 5. 阅读下面一段教学案例,并试对这位教师的做法加以分析一位普通中学的孙老师,在进行语文复习教学时,作了充分的准备,为了使学生复习的条理与线索更加清晰,他投放了大量的精力,博采众家之长,对本单元复习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处理。这堂课,孙老师自己很满意,甚至觉得有几分风彩。而在这之后,孙老师在批阅学生日记时,发现了这样一段话“孙老师,我认为这是你上的最不好的一堂课,因为你在做我们自己能做的事。”孙老师感到了震惊。这件事引发了他深刻的思考……。
    下面对这位教师做法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孙老师对学生情况分析不够透彻

    B孙老师对复习的处理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C孙老师的做法会使复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D孙老师不必理会个别学生的质疑

  • 6. 阅读《别了,“不列颠尼亚”》备课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张老师:这一课我想用一课时完成。
    陈老师:我也是这样设想的。你的教学怎样设计呢?
    张老师:我想第一是复习新闻知识,第二是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让学生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第三是与学生共同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李老师:我想重点应落在“现实场景的再现”上。
    陈老师:“现实场景的再现”抓得很好,但我觉得还要注意“历史材料的运用”,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使作品增加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对上面几位老师的做法,评价不正确的是()。

    A陈老师选择的教学内容侧重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

    B陈老师的做法关注学生在新闻阅读过程中精神的活动和生命的活动

    C张老师把新闻知识作为教学的引子,把阅读文本作为解释和印证新闻写作的范本,这种做法比较好

    D陈老师这样处理语言教学更实在

  • 7. 阅读《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片段一:
    师:烛之武如何说服秦伯,课文中用了124个字,老师比他更惜字如金,只用了短短18个字.同学们可要好好看看。
    (幻灯片显示:莫亡郑也,亡郑有益于晋,不利于秦,望君三思)
    学生发出一阵笑声。
    师:从大家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你们都觉得老师的说辞远远比不上烛之武啊。的确,古人曾盛赞过烛之武进谏的高超艺术。
    (幻灯片显示)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不老靠圆密。春秋时祖此者甚多,此不特千古辞令之祖,亦千古处难济变之师也。拜服拜服。——明·魏禧《左传经世钞》
    师:请同学们朗读第三段,并思考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穆公的。
    片段二:
    全班朗读第三段。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的。老师给大家提一个要求,请大家用“烛之武……,秦伯……矣”(幻灯片显示)的格式,来概括烛之武成功说服秦伯的几个阶段,以每一个句号为界。我们分成五个部分。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句话。
    学生自读.思考问题。
    生:烛之武说国家要亡,秦伯放松警惕矣。
    师:概括很精当,老师也概括了一下,供大家参考。
    (幻灯片显示:烛之武以退为进,秦伯戒心除矣)
    师:剩下几句.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各小组再展开讨论,特别要关注幻灯片中所标注的红色词句.再按照上面规定的格式加以概括。
    以上是两位教师对《烛之武退秦师》一课中进谏艺术的教学,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片段一中.教师将一种通俗无力的说辞与烛之武的进谏进行对比,让学生对文本产生了强烈的探知欲望

    B片段二中.教师创造性地将学习难点分解,将几个阶段有效关联。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还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C片段一中,教师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再辅以名家评论,激起学生自主解读经典文化的欲望。这样,教师激起了学生细心精读文本的兴趣

    D片段一中,教师采用“移位”法进行语言分析;片段二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合了听、说、读、写四种手段,比较而言,片段一的教学方式更胜一筹

  • 8. 阅读《再别康桥》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答题。师:阅读“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这句诗,思考:明明就是“清泉”,怎么就不是清泉了呢?原来是天上的虹。那虹揉碎了是什么?又为什么揉碎呢?请以小组为单位
    讨论。
    (生讨论小组代表发表看法)
    生1:我们这组是这样理解的,天上虹是康桥在水中的倒影,因为水面反射出夕阳的光,柔波荡漾,那桥好像睡了一样,自己的梦想也像彩虹。
    生2:揉碎的应该是内心的思想,要离别,很悲伤。彩虹是诗人内心的追求。
    生3:夕阳的余光照射在湖面上,波光粼粼。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仔细,理解得很深刻……
    对上述教学实录片段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教师问题设置随意,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

    B以文本理解为重点,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关注不够

    C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丰富了学生品味语言的经验

    D引导学生揣摩课文语言的严密.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

  • 9. 阅读某教师在教学《逍遥游》时的导入语,按要求答题。“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悠闲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先秦诸子中能自成一家,别树一帜,具有独特风格的就是庄子。鲁迅称其文章“汪洋辟闺,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作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庄子,以其思想、哲学等影响着后世,今天我们学习他的《逍遥游》,看看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对于上述评析不正确的是()

    A详解“逍遥”二字,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B引用鲁迅的评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C导入简练精要,既不会占用课堂教学太多时间,又简明扼要地指出了文章特点

    D教师应该让学生主动讲解其内容,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 10. 教学某版教材语文必修(3)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时,以下选项中关于教学设计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将让学生全面了解课文中的知识作为教学重点

    B科普说明文的教学,不仅要注意说明文体的特点,还要注意科普文自身的特点

    C要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正确引导

    D讲解时要将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避免枯燥的知识讲解

  • 11. 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教师组织学生拓展阅读《变色龙》和《小公务员之死》。对这一做法分析正确的是()。

    A帮助学生建立阅读和实际的联系,扩大学习领域

    B有助于学生对作家的创作风格形成整体认知

    C三部作品没有太大关联,拓展阅读价值不大

    D有助于深入挖掘课文的社会意义

  • 12. 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沁园春·长沙》一课时设计的诵读环节是“学生先自由诵读《沁园春·长沙》,再请两名学生分别朗读,充分演绎自己对本词情感的体会。最后听录音朗读。”以下对其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师设置自由朗读是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初读中解决词中的字音、字词问题

    B个别朗读可展示个人风采,调动积极性,个别朗读次数越多越好,体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的要求

    C听录音朗读不仅能让学生在听读过程中纠正字音、断句错误及情感把握不准的地方,还能充分引导学生领悟毛泽东词的意韵,使学生由声入情,由情入景

    D录音朗读后让生对比己之不足,教师再相机指导诵读,对学生朗读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 13. 学生学习《孔雀东南飞》中“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一句时,向教师请教古代计时方式以及“五更”所指向的时段。以下和“五更”对应的现在的时间正确的一项是()。

    A02:00—03:00

    B03:00—05:00

    C04:00—05:00

    D03:00—04:00

  • 14. 阅读~高中语文教师讲授必修(3)《老人与海》的课后教学反思(节选),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A]备课阶段我参考了教师参考书等许多资料,结合单元重点和学生现状,确定了两课时的教学方案。[B]第一课时是题解作者生平与创作介绍,熟悉课文。课文朗读阶段,我按座位将学生分成四组。采用朗读加分制。提议大家踊跃参与,自愿朗读,一人读罢另一人主动起来继续朗读。学生课堂反应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但也存在几个同学抢读课文的情况。[C]第二课时是分析课文。在课上我用多媒体展示问题,让学生分析这部小说中桑地亚哥的人物形象,并分别找学生就人物进行介绍。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精彩语句,让学生进行品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海明威的语言特点。[D]课间我跟学习委员聊天,他反映朗读课文阶段,他们的心里就是要争抢着读,因为那样可以为本组加分增光,没有抢到读课文的机会他们会很失落。我突然意识到,以后开展这样的朗读活动要跟学生们强调.我们是为了提高朗读水平、锻炼朗读能力而积极参与朗读.而不是单纯为了加分而抢读。
    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教材要求和学情都是设计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

    B朗读训练阶段体现了教师积极调动课堂气氛的能力

    C多媒体使用恰当,方便学生在找答案时随时回顾问题

    D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应该让学生结合自身喜好自己确定朗读方式

  • 15. 阅读有关写作教学“创新评价方式”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双评作文批阅发下后,还务必要求学生重读点评过的作品,写自我反思后记。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作文评改反馈最终还要回归落实到作者本身。此时作者再次阅读修改自己的文章,就等于重新进行一次创造。因为有针对性评价的对照,学生每次可纠正自己一点错误,每次都可在反馈中前进一步。如此,作文反馈也就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能够找到自己的写作新起点。
    对上述观点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双评可以取长补短,激发学生的灵感

    B评价方式的新颖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C反思是一种学习能力,互评后自我反思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D作文修改的过程等于再创造,可以逐渐纠正缺陷

  •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家庭教育,决定人生
    ①“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对儿子每天的生活有严格规定,每天起床后,衣服要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的房子打扫一遍,再坐下来读书、练字。因此,曾家尽管是侯门大族,却未见纨侉子弟,儿孙满门俊秀,个个成才。这不能不说与曾国藩重视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②家庭教育,关乎孩子的未来。中央电视台“法制在线”节目曾在北京某少管所做了一次调查,发现85%的少年犯都与他们所受的不良家庭教育有关。其中有一位因喝酒斗欧而被拘留的少年犯告诉记者,他父母亲离异后,父亲把他带在身边,而父亲喝酒、吸烟成性,久而久之,他便学会了吸烟、喝酒,什么事都做。一位教育家说:“家庭教育十分重要,如同农民种庄稼,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实。”孩子的心是敏感的,为了防止这样的事件不再发生,希望家长们撒下的是美丽、善良、友爱的种子,让美丽、善良、友爱的花开满孩子的心田。
    ③家庭教育,父母要以身作则。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孩子溜到果园去偷梨,被守园的管理员看见了,管理员跑了过来,对着树上的孩子喊道:“快下来,再不下来我可要告诉你爸爸了。”孩子笑嘻嘻地说:“您告诉他也没用。”管理员说:“怎么会没用?你爸爸会打烂你的屁股。”孩子听后笑得更厉害了,他用手指了一下前方,原来在不远的一棵树上,他爸爸也在偷梨。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尤为重要,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④家庭教育,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从未暗示过孩子一定要成为他理想中的样子,而是让孩子有足够的选择权利去走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他有两个儿子,长子曾在日本大学工学系化学专业就读,但因喜欢有关IT领域的工作而中途退学,最后从事计算机图表的设计工作。次子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就读,毕业后进入苹果公司,负责制作合同文本。大前研一的两个儿子谈到父亲时,常常感激大前研一给予了他们选择的权利,使他们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给孩子多些理解和尊重。⑤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孩子未来的手。因此,父母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请从第①②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②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改正。
  • 2. 指出该作文的优点,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 3. "师:小说的美感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品味小说的语言,来感受孙犁小说独特的风格。(幻灯片显示,学习目标:①品味语言;②感受风格)读完本文后,你感觉小说中哪幅画面最能给你美的感受?请几位同学把你认为最美的画面读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幻灯片显示,触摸语言:读出你觉得最美的段落)
    生:我最喜欢小说的第3自然段。(诵读)
    师:读得非常流畅,而且也很有感情。看来你是真的很喜欢这一段,课下一定是反复体味过的。
    那么你感觉这一段的描写美在什么地方呢?
    生:我觉得这一段描绘了一幅很安静、很朦胧的画面。月下的荷花淀,是一片银白的世界。水面上笼起一层薄薄的雾,给人一种朦胧、缥缈的感觉。
    师:大家的感觉呢,是不是也和他一样?
    生(齐答):是。
    师:的确,月下的荷花淀就像是世外桃源、域外仙境,让我们想起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也让我们想到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像笼着轻纱的梦”。这是一片纯洁、柔美、静谧的世界,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呢?
    生:可以读得慢一点,语音轻柔一点。
    师:谁还喜欢读这一段呢?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试试看,把刚才我们体会到的美感传达出来。
    (学生读)
    师:嗯,读得非常好,把我们大家都带入仙境之中了。
    分析教师评价在学生品味语言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拟行路难(其四)》原文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课文介绍
    该课文选自某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如何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深切感受其中所包孕的意蕴美和情
    感美。在解说、欣赏诗歌的时候,不能就表面意思去理解字词,更不能拘于个别字眼去理解诗句,而应该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在欣赏古典诗歌的诗情美时,要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相关规定
    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学生情况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班额50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

    1.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
  • 2. 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 3.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研讨与练习】。研讨与练习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第三句写“人生亦有命”,从诗歌本身看,作者对“命”有怎样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