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在100 mL某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硝酸的浓度为0.4 mol·L-1,硫酸的浓度为0.1 mol·L-1,向其中加入1.92g铜片,微热使其充分反映,最终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
A.0.15 mol·L-1
B.0.225 mol·L-1
C.0.3 mol·L-1
D.0.6 mol·L-1
【考试结果】有54.6%的学生错选答案A。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正确的答案是:______。讲评本题时,你教给学生的正确解题思路是______。
(2)试对学生错选答案A的原因进行诊断和分析。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55****98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7237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55****98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7238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主观题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5;3
答案
主观题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如果你要讲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答案
主观题
某化学教师在考试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对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
答案
单选题
某教师在开学时,对高一新生开展了一次小测验,以了解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与能力发展水平。这种测试属于()。
A.活动表现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档案袋评价 D.诊断性评价
答案
主观题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在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的生石灰放入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剂的质量不变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溶质的质量增加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加【考试结果】部分学生答案选A或C。试根据上述考试结果回答下列问题:试对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3)如果你要讲评本题
答案
单选题
某教师在开学时,对高一新生开展了一次小测试,以了解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与能力发展水平。这种测试属于 ( )。
A.档案袋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活动表现评价
答案
主观题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某合金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如果生成0.2g氢气,则该合金中的元素可能是()。A.Zn和FeB.Cu和AuC.Mg和AlD.Zn和Cu【考试结果】40%的学生答案选C或D。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题正确答案为_________。(2)试对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3)如果你要讲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解题思路是什么?
答案
单选题
化学测验试题的语句文字超出学生的理解水平,那么该测验属于(  )
A.低效度测试 B.低信度测试 C.低难度测试 D.高区分度测试
答案
单选题
化学测验试题的语句文字超出学生的理解水平,那么该测验属于(    )
A.低效度测试 B.低信度测试 C.低难度测试 D.高区分度测试
答案
单选题
某化学教师,在教授《化学反应与能量》这章内容结束后,为了调控教学,进行了一次单元测试,这种测试是()。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试 C.诊断性测试 D.总结性测试
答案
热门试题
某教师在考试中设计了下列试题,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如下:分析学生解题错误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某化学老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方案:向淀粉溶液加入稀硫酸,再加入Cu(OH)2悬浊液并加热,无红色沉淀产生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讨论上述方案的设计及结论是否正确?请简述理由。【考试结果】有30%的学生提交的错误答案是:上述方案的设计和结论均正确。因为没有红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溶液中没有水解产物葡萄糖,所以淀粉完全没有水解。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的正确答案是:____。(2)对学生解题错误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3)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含有a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xmol Cl2。下列各项为通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 )。 【考试结果】对参加考试的全体考生的答案情况统计如下: 1选项 A B C D 1比例(%) 21.5 40.3 13.6 24.6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正确的选项是什么? (2)请分析和诊断学生解答错误的可能原因。 (3)如果要你讲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C还有防癌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维生素C是氧化物B.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C.维生素C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6个氧元素组成D.维生素C 教师自我教学反思的意义包括(  )。①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是高质量化学教学的保证②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有助于化学教师的专业成长③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实质上是一种对化学教学的行动研究④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是其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国化学家哈伯曾经帮助法国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制造了化学武器() 光化学烟雾属于一次污染,这句话对吗? 某化学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时出现了失败,下列处理方式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教材分析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化学教材分析的依据包括( )。 ①化学课程标准; ②化学教材; ③学习者学情; ④教学媒体。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面试题,并对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l2 N 14 O16)【试题】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8gH20中含有的质子数为l0NAB.12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个数为4NA。C.46gN02和N20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D.1 mol Na与足量的02反应,产生Na20和Na2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同学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硫酸锰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造纸等行业,硫酸锰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硫酸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100℃的硫酸锰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时有晶体析出D.硫酸锰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21%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正确的答案是().(2)试对学生解题错误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3)某硫酸锰试剂中混入少量氯化钠,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除去试剂中混有的氯化钠杂质。 化学武器第一次用于实战是在()中。 化学除锈过程一次为()几道工序。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把a L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b mol烧碱并加热,刚好把NH3全部赶出。另一份需消耗C mol BaCl2,沉淀刚好反应完全,原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b-2c)/a mol•L-1B.(2b-C)/a mol•L-1C.(a-b)/a mol•L-1D.(2b-4c)/a mol•L-1 上面是某学校化学测试中的一道题,不少学生会错选A项。回答下列问题:(1)本题正确答案是什么?(2)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解题错误原因。(3)如果你要测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解题思路是什么? 人类在战争中第一次使用化学武器是()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考试中设计了如下习题,并对不同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多选)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B.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C.用活性炭作净水剂D.用氧气供给病人呼吸【考试结果】大部分的学生认为B和D正确,少部分的学生认为C正确,极少部分的学生认为A正确。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学习诊断的方法有哪些?该化学教师应用的诊断方法是什么?反馈的基本策略有哪些?该教师这种反馈策略属于什么反馈?(2)本题的正确选项是什么?分析学生没有选择该选项的原因。(3)分析学生选择错误选项的原因,并给出本题的正确解题思路。 RO一般2年化学清洗一次。 化学氧自救器()进行一次气密检查。 化学氧自救器()进行一次气密检查 下列中药化学成分属于一次代谢产物的有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