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一)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271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一)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做膝跳反射实验前先告知受试者有思想准备,结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其原因是()。

    A反射弧结构发生变化

    B传出神经受阻

    C感受器受到抑制

    D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节作用

  • 2. 下列关于“中心法则(如图3)”含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

    B②③过程可发生在RNA病毒中

    C⑤③④过程所需的原料分别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D⑤过程揭示了生物的遗传实质,①过程为自然选择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 3.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B生态系统中的细菌都是分解者

    C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D一般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弱

  • 4.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cDNA文库中的基因可以进行物种间的基因交流

    B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抗虫性可通过检测棉花对某种害虫的抗性来确定

    C外源DNA必须位于重组质粒的起始密码之间才能进行表达

    D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作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 5. 下列关于验证性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都属于验证性实验

    B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C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实验原理及实验应出现的现象

    D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结果和结论概括出生物学的概念、规律及定理

  • 6. ①②③④⑤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下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1转化成图2。下列A、B、C、D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①②③④⑤

    B④③②

    C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③

  • 7. 图3为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环境温度为25℃时,散热量较少,产热较多,体温会上升

    B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从时间t1到时间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与环境的温差加大造成的

    C时间t2开始阶段,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增加,体温会升高

    D时间t3以后,散热量比t1多,体温下降

  • 8. 下列关于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桃树的种子由胚珠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

    B菜粉蝶与蝗虫的发育同属于不完全变态

    C苹果和梨等果树都是通过扦插繁育优良品种

    D鸡受精卵中的胚盘将来发育成雏鸡

  • 9. 某教师在准备“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教案时,发现两本教辅书上关于生命起源的说法存在差异。该教师想确认哪种说法正确,最适合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行动研究法

    D文献研究法

  • 10. 教师在上“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一课前,安排学生课前收集报纸、纪录片等有关环境被污染、绿色植被被破坏的资料,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所学内容。这利用的课程资源是()。

    A学校课程资源

    B家庭课程资源

    C媒体课程资源

    D社区课程资源

  • 11. 现有阳生和阴生两种植物。从这两种植物上各取一片彼此相似的叶片,分别放在两个透明盒子中,在适宜温度条件下,逐渐增加光照强度,测定放氧速率的数据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表中数据可以推测,取自阳生植物的叶片是A

    B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反应中[H]、ATP的生成

    C光照强度为50μmol光子/m2·S时,叶片B产生的氧气量大于叶片A

    D光照强度>600μmol光子/m2·S时,叶片A放氧速率主要被CO2浓度限制

  • 12. 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是()。

    A根特征

    B叶特征

    C果实

    D生活环境

  • 13. 根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界定,下列属于情感目标水平要求的是()。

    A了解

    B应用

    C模仿

    D反应

  • 14. 假设某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在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后期由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该初级卵母细胞产生正常卵细胞的几率是( )。

    A0

    B1/2

    C1/3

    D1/4

  • 15. 下列与蛔虫营寄生生活无关的是(  )。

    A生殖器官发达

    B消化器官退化

    C体表有角质层

    D体细如线呈圆柱形

  • 16. 图1为果蝇体内某个细胞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预测试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名师预测卷3

    A图中的染色体2、6、7、8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D、d不一定发生分离

    C据图判断该果蝇为雄性,且3对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D1、2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 17. 马蜂遭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来看。其行为应属于( )。

    A攻击行为和社会行为

    B防御行为和社会行为

    C取食行为和社会行为

    D学习行为

  • 18. 图1为基因工程的部分操作过程示意图,甲~丁代表各不同阶段参与作用的成分。根据图示资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高分通关卷2

    A细菌中的质粒都可以作为甲

    B丙是生物体内的RNA分子

    C乙和丁所用的酶相同

    D图中各个过程都可在试管内完成

  • 19. 人体产生的多种抗体能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相结合,其中TBAb(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亲和力较强,但不影响靶细胞的分泌功能。据此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TBAb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甲状腺细胞可以是TBAb的靶细胞

    CTBAb和促甲状腺激素竞争性地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结合

    D若体内TBAb的含量增多,则机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

  • 20. 下列选项中的动词可作为生物学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的是()。

    A了解

    B知道

    C说出

    D掌握

  • 21. 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中不会发生的是()。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

    B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

    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

    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

  • 22. 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一级主题的是()。

    A科学探究

    B生物与环境

    C动物与绿色植物

    D生物技术

  • 23. 图4表示人在吸气时,膈肌的运动情况。此时,膈肌所处的状态、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的变化分别是()。

    A收缩、缩小、下降

    B舒张、扩大、下降

    C舒张、扩大、升高

    D收缩、扩大、下降

  • 24. 风和日丽的下午,某人看完电影从电影院走出来,其瞳孔的变化情况是(  )。

    A变大

    B缩小

    C无变

    D变大缩小都可能

  • 25. 在进行“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教学时,教师先指导学生观察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然后分析不同血管的特点。该教学方式属于()。

    A讲授式教学

    B发现式教学

    C实验演示式教学

    D小组合作式教学

  • 1. 金鱼藻是一种高等沉水植物,有关研究结果如图所示(图中净光合速率是指实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差,以每克鲜重每小时释放O2的微摩尔数表示)。

    问题:
    (1)该研究探讨了________对金鱼藻的影响,其中,因变量是________。
    (2)该研究中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的光照强度为________lx。在黑暗中,金鱼藻的呼吸速率是________(每克鲜重每小时消耗氧气)。
    (3)该研究中净光合速率随pH变化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2. 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问题:
    (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___________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__________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___________,从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 1. 材料:以下是某教师关于“心脏的结构”的教学片段:
    师:今天同学们在体育课上跑了800米,跑完后同学们感觉身体有哪些变化?
    生:心跳加快,呼吸加快。
    师:人在运动后心跳加快,血液流动也在加快,通过血液运送到全身更多的氧和养料,满足人体的需要。血液流动的动力来源于心脏。那么,心脏的结构是怎样的呢?教师用拳头模拟心脏,讲解心脏的形态和结构。
    (学生听教师讲解)
    教师展示挂图,让学生说出心脏的结构。
    (学生回答教师提问)
    用多媒体课件提问心脏的形态和结构。
    (学生回答教师提问)
    最后用多媒体课件小结心脏的结构。
    问题:
    (1)点评该教师教学的优点及不足。
    (2)分析材料,指出教学过程中使用直观教具时的注意事项。
  • 2. 材料:

    问题:
    (1)分析材料,指出两个案例中的教师分别运用了哪种结束类型并做简要说明。
    (2)上述案例中,两位教师的结课方式有哪些共同特点?
  • 1. “消化与吸收”一节的内容比较抽象,分为“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某版本教材先介绍了消化的定义,再通过一个探究实验阐明了口腔的消化作用,进而说明胃、肝脏、小肠的消化功能,最后通过一段资料分析解释了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的原因。要求:
    (1)设计本节内容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
    (2)绘制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程度的曲线。
    (3)设计“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