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二)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396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已经上线,不要错过哦。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本学期王老师接手了某班的化学课。开学第一天,他就让学生做了一份自编试题,以判断学生化学知识基础与能力的发展水平。这种测试属于(  )。

    A活动表现评价

    B过程性评价

    C档案袋评价

    D诊断性评价

  • 2. 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有突出贡献的化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拉瓦锡

    C道尔顿

    D阿伏加德罗

  • 3. 教材观念的转变,促使教师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化学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下列关于化学教材的“二次开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进度

    B教师可以随意提高教材内容的难度

    C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顺序

    D教师要敢于质疑教材,超越教材

  • 4. 在学习“电离平衡”概念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该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属于( )。

    A概念强化策略  

    B概念同化策略

    C概念图策略  

    D概念转变策略

  • 5. 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是高质量化学教学的保证。下列关于教学反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能力是其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B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实质上是一种对化学教学的行动研究

    C高质量的化学教学必须靠有效的教师自我教学反思来保证

    D教学反思只能在教学实践行为发生后进行

  • 6. 一位学生在板演的时候把水的化学式写成了“HO2”,老师评价道:“好!首先知道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又知道原子个数比为2:1,只是顺序弄反了,倒过来就可以了。”这位老师的做法体现了课堂教学评价的(  )。

    A及时性

    B客观性

    C过程性

    D激励性

  • 7. 某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化工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设计了“在某市郊建立化工厂的利弊”等问题,并让学生分别以化工厂法人代表、当地居民、政府官员、经济学家、环保志愿者、教育工作者等身份,就问题发表各自的观点。这种教学活动属于(  )。

    A科学探究

    B社会调查

    C角色扮演

    D小组讨论

  • 8. 教师在讲授“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因而可用于灭火”这一内容时,根据的思想是(  )。

    A物质性质决定用途

    B定性与定量的关系

    C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 9. 在标准状况下,石墨燃烧反应的焓变为-393.7 kJ/mol,金刚石燃烧反应的焓变为-395.6kJ/mol。则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的反应焓变为(  )。

    A-789.3 kJ/mol

    B+1.9 kJ/mol

    C-1.9 kJ/mol

    D0

  • 10. 教师在讲授“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这一内容时,可以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

    A物质结构决定性质

    B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C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D归纳与演绎的关系

  • 11. 表l中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 12. 下列不属于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的是()

    A以系统观做指导

    B科学性原则

    C以科学、可靠、先进、合适和完整的教学理念为基础,遵循教学规律

    D要从实际出发

  • 13. 在化学课堂上,刘老师经常运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形成对化学反应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和提高认知能力。这里刘老师主要运用的调控是(  )。

    A课堂环境调控

    B教学语言调控

    C注意调控

    D教学机智调控

  • 14. 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

    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

    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

  • 15. 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08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l:C2=1:2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CX、Y的转化率不相等

    DCl的取值范围为0-1

  • 16. 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OH-、CO32-、AlO2-

    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溶液中,缓慢通人氯气:I-、Fe2+、Br-

    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KOH、Ba((OH)2溶液中,缓慢通入CO2:KOH、Ba((OH)2、K2CO3、BaCO3

    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溶液中加入锌粉:Cu2+、Fe3+、H+

  • 17. 下列说法与化学方程式表述不相符的是(  )。

    A 

    B 

    C工业处理含硫废气:2NaOH+SO2=Na2SO3+H2O

    D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3H2SO4+2A1(OH)3=A12(SO4)3+6H2O

  • 18. 利用下列数据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用沸点数据分析分子的稳定性

    B用溶解度数据推断固体混合物分离的可能性

    C用原子(离子)半径数据推断某些原子(离子)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D用C的燃烧热和2CO(g)+O2(g)=2CO2(g)的反应数据,推算2C(S)+O2(g)=2CO(g)的反应热

  • 19. 下列晶体模型对应的物质熔化时破坏共价键的是( )。  

    A

    B

    C

    D

  • 20. 某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某化学教师上了一堂研究课——“质量守恒定律”,多数听课教师认为他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问题:
    (1)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意义有哪些?
    (2)请简述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若干教学策略(至少3种)。
  • 2. 阅读下列素材,回答相关问题。
    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发现铁能将铜从某些含铜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在宋朝,利用这个反应冶铜的生产已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即把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以置换出单质铜。这种方法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
    问题:
    (1)请简述化学史在中学教学中的作用。
    (2)请结合材料及化学相关知识探究金属铁、铜、银的活动性顺序。
  • 1. 某化学教师在某次月考中设计了下面试题.并对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相关的统计和分析。【试题】有关酸、碱、盐的知识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亚硝酸钠(NaNO2)属于工业用盐,不能用于烹调
    B.中和反应就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C.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碱性比食盐碱性大,故碳酸钠属于碱
    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属于盐,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考试结果】参加本次月考的全体考生的答题情况统计如表1:
    表1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的正确选项是什么?解析部分学生不选该选项的原因。
    (2)请分析学生误选其他三项的原因。
    (3)如果要你讲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的解题方法是什么?
  • 1. 下列是某教师关于混合物和纯净物教学片段实录:
    师:根据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在化学上,一般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质混合在一起所组成的物质称为混合物。空气就是混合物。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物质是混合物,如食醋、墨水、生理盐水、石油……(老师边说边板书,学生听讲做笔记)
    生:还有水!(学生插嘴说)
    师:我先把水写在黑板的最下方,告诉大家,我们平时喝的矿泉水是混合物。
    生:那纯净水是不是纯净物呢?
    师:纯净水、洁净的空气都是混合物,大家不要被干净洁净这样的词所迷糊。混合物的特点是……(略)
    师: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确定的性质。例如氧气,就是纯净物。刚才有同学说水,我把它写在纯净物这边。告诉大家,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一般说水,是指纯净物。
    生:那自来水是什么?(又有同学插嘴)
    师:自来水、自然界中的水是混合物。铁粉、干冰是纯净物。干冰是什么?大家知道吗?
    生:是固体的二氧化碳。
    师:说得对。
    生:干冰也是纯净物。
    师:非常好。还要告诉大家,冰水也是纯净物,这一点请大家一定要记住。
    生:冰水是纯净物?(有学生低声嘀咕着)
    师:现在,请几位同学举例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混合物和纯净物。
    生:果汁、茶水、酱油是混合物,二氧化碳、氦气是纯净物。
    老师先后请几位学生回答问题。在随后的课堂书面练习中,老师给出了一些物质,如清新的空气、澄清的石灰水、液氮、洁白的雪、冰水混合物、氧化汞、干冰、糖水等,让学生区分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学生所作的练习错误不少,错误集中发生在澄清的石灰水、液氮、氧化汞、冰水混合物等物质的区分上。
    问题:
    (1)分析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教师的预期相差很大的原因。
    (2)针对该教师纯净物和混合物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正措施。  
  • 1.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制取氧气的内容标准: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课题2氧气
    课题3制取氧气
    实验活动l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九单元溶液
    第十单元酸和碱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材料三某版本教科书“制取氧气”所呈现的部分内容:
    课题3制取氧气
    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实验2—5】
    把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
    (1)加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如图2—14)。
    (2)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它受热时,分解出氧气,同时还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生成:

    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外.在实验室里还常常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可以分解放出氧气.但是在利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通常还要放入少量二氧化锰.这是为什么呢?
    【探究】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1.实验
    (1)在试管中加入5 ml 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如图2一15)。
    (3)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待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复上述操作.观察现象。

    2.分析与讨论
    (1)在实验(1)和(2)中木条是否复燃?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在实验(3)的重复实验中,反应后二氧化锰有无变化?
    (3)综合分析实验(1)一(3)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起了什么作用?

    在实验(1)中,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是因为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放出的氧气很少。在实验(2)中,木条复燃,是因为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使分解加速。这一反应可以表示如下:

    在实验(3)中,实验重复多次,每次只消耗了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好像永远用不完。如果在实验前用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洗净、干燥.再称量,你会发现它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把它再加到过氧化氢溶液中.还可以加速过氧化氢分解。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的物质叫作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作催化作用。硫酸铜溶液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
    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生产化肥、农药、多种化工原料等都要使用催化剂。
    在实验室里还可以通过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除生成氧气外,同时还有一种叫氯化钾的物质生成。二氧化锰在这一反应中也是催化剂。这个反应可表示如下:

    【讨论】
    分析上述三个制取氧气的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化舍反应有什么不同?
    要求:
    (1)试对本课内容进行学情分析。
    (2)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3)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试对本课内容进行教学价值分析。
    (5)设计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