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历史》真题及答案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12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历史》真题及答案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史书记载。禹死后,“益干启位而启杀之”“诸侯皆去益而朝启”。这一史事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实行了禅让制

    B创立了分封制

    C开创了王位世袭制

    D确立了皇帝制

  • 2. 有学者指出,孟子对于社会秩序思考的出发点是建立在“人性善”上。下列言论体现孟子这一思想的是()。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

    C释法术而以心治,尧不能正一国

    D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

  • 3. 考古学家在丝绸之路沿线的乌孙、于阗等地的墓葬中发现许多汉锦、丝绸、铁器、装饰品。这表明汉代()。

    A中原与西域的经济联系密切

    B西域手工业的兴盛

    C西域与中原丝织业水平相当

    D西域奢侈之风盛行

  • 4.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文中的“此项制度”指的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 5. 今天的马六甲、爪哇等地都有“三宝庙”。下列人物与此相关的是()。

    A玄奘

    B鉴真

    C郑和

    D法显

  • 6. 南宋《梦粱录》载:“杭州城内外,户口浩繁,州府广阔,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杭州商业繁盛

    B坊市界限的打破

    C城镇人口激增

    D市民阶层的壮大

  • 7. 中国历史上有多次赋役制度的改革,其中把税收并为单一的土地税的赋役制度是()。

    A租庸调制

    B方田均税法

    C一条鞭法

    D推丁入亩

  • 8. 《中国现代的区域研究》中记载:“1880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委派候补知县戴华藻集股两万两白银,开办中兴矿局,均为商股。”由此可以判断中兴矿局的经营方式是()。

    A官督商办

    B官办

    C商办

    D官商合办

  • 9. 下面资料出自于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
    第七款: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是亦可自行防守。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0.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所产生的新的社会力量,由于同新的经济关系血肉相连.构成了整个社会变化的基干。这里所说的“新的社会力量”指的是()。①农民阶级②买办阶层
    ③民族资产阶级④工人阶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 张謇指出:“自今而后,经济潮流,横溢大地,中外合资营业之事,必日益增多。我无法律为之防,其危险将视无可得资为尤甚,故农林工商部第一计划即在立法。,,他倡导立法的真正目的在于()。

    A维护民族工业的利益

    B建立中外合资企业

    C向外国寻求资金援助

    D呼吁大力发展工商业

  • 12. 1937年,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贝特兰谈话时回忆说:“那时军队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这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一新其面目。”毛泽东所说的“这种制度”始于()。

    A黄埔军校

    B南昌起义

    C三湾改编

    D古田会议

  • 13. 下图所示的战役是()。
    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真题

    A淞沪会战

    B淮海战役

    C徐州会战

    D渡江战役

  • 14. 邮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反映的是()。

    A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广大亚非拉国家掀起不结盟运动

    C亚非国家寻求紧密的团结与合作

    D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出席国际会议

  • 15. 梭伦写道:“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梭伦为。使他们获得解放”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实行土地私有制

    C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

    D实行陶片放逐法

  • 16. 恩格斯以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列表述符合恩格斯论断的是()。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 17. 下图是1801--1860年俄国农民暴动统计图,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沙皇专制统治的残暴

    B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C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D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

  • 18. 史学家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1870年以后,那些欧洲的大民族国家如今倚仗占压倒优势的新力量为它们自己夺得了遍及全球的帝国。这里所说的“新力量”指的是():

    A实践经验与技术创新的结合

    B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C工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结合

    D“大棒”与“金元”结合

  • 19. 罗斯福新政期间成立“民用工程署”,在全国建立18万个小工程,包括校舍、桥梁等,吸纳400万人工作。该措施的作用是()。

    A减少企业盲目生产

    B刺激生产与消费

    C促进企业间公平竞争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 20. 某国际文件写道:“现时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该文件是()。

    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家宣言》

    C《德黑兰宣言》

    D《波茨坦公告》

  • 21. 1935年,世界第一部彩色电影拍摄成功。这部电影是()。

    A《摩登时代》

    B《浮华世界》

    C《战争与和平》

    D《大独裁者》

  • 22. 下图为美国军费开支统计曲线,与这一时期变化相关的史事是()。
    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真题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星球大战计划

    D科索沃战争

  • 23. 梁启超曾说:不敢自承.所作《戊戌政变记》,“悉为信史”,因为“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真迹放大”。此言论说明史料可靠性要考虑()。

    A尽量采用原始证据

    B记录者动机

    C语言取舍与文饰

    D当事人记忆

  • 24. 要了解“班超经营西域”的史实,可查阅()。①《史记》②《后汉书》
    ③《三国志》④《资治通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25. 某教师存进行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三大发明传播教学中.发给学生相应文献资料,要求学生分析材料.得出结论并在地图上标出路线。这一教学活动培养的能力主要是()。

    A历史感知

    B史料实证

    C历史想象

    D读图用图

  • 1. 列举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 2. 简述科技史教学应达成的价值观目标。
  • 3. 历史教师听课时.观察学生表现应包括哪些主要方面
  • 1. 材料:
    1870年的普法战争结束后,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成立。此后,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从1870年至1913年,德国工业生产增长4.6倍,同期英国只增长1.3倍。1870年至1900年,酸和碱等基本化学原料的产量增加了7倍,染料的产量增加了3倍,均已跃居世界首位:1900年,世界所用染料的4/5是德国生产。1913年,德国贸易已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而英国是15%。
    1857年.德国第一个卡特尔出现,1905年达385个,并迅速向更高的形式——辛迪加和康采恩发展。
    ——摘编自王珏《世界经济通史》
    问题:
    (1)根据材料概述这一时期德国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 2. 材料:
    某教师在“抗日战争”的教学中,引用了一段日军第59师团第54旅团第110大队伍长富岛健司的口述材料:
    “我想起了1943年在渤海湾的沿海地带生活的事情。我们如果见了男人的话,就抓过来殴打,残酷地加以杀害。但是见了女人,就要羞辱她。如果她们哀求或反抗的话,就大骂她们‘混蛋.难道不知道为什么让你们活下来吗?’于是拼命地打她们,以致用刺刀将她们杀死。”然后,教师问:这段材料能说明什么?学生答道,说明日军侵华暴行。教师补充说:这是亲历者的口述,是日军暴行的有力证据。
    问题:
    (1)该教师引用这段口述史料有哪些作用?
    (2)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如何选择口述史料?
  • 3. 材料:
    某教师为《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的教学,布置了如下的课后作业:
    参观历史博物馆,查阅图书资料并结合课文内容,自拟题目,比较一下古猿、北京人与现代人的区别,书面作答。
    问题:
    (1)指出该教师设计这一课后作业的意图。
    (2)对学生的这一作业应从哪些方面评价?
  • 1.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年版)》规定: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材料二:
    课文摘录:
    公车上书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这次上书.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从此,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他从小熟读四书五经。面对列强侵略中国的现实.他从儒家经典里找不到解脱办法。后来,他通过阅读一些外国书了解到,俄国和日本都靠变法迅速强盛起耒,感到发现了医治中国的灵丹妙药,开始宣传变法维新的道理。梁启超是广东新会人二他小时侯有“神童”的美称。梁启超听康有为讲俄国和日本如何通过变法使国家富强.觉得很新鲜:于是,他诚恳地拜康有为做老师。
    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不久,他们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随后,他们又耙<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
    要求: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