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二)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4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及答案已经准备就绪,大家可以随时来此进行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备考。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提出问题解决的五步模式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经典的解决问题过程的标志的是()。

    A纽厄尔

    B杜威

    C格拉斯

    D巴甫洛夫

  • 2. 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阶段。这是()。

    A原型操作

    B原型启发

    C原型内化

    D原型定向

  • 3. 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的、()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A教学任务

    B教学内容

    C教学方法

    D教育策略

  • 4. 认为儿童道德判断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的发展过程,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斯金纳

    C奥苏伯尔

    D柯尔伯格

  • 5.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趋势是从无律阶段、他律阶段到()

    A超律阶段

    B节律阶段

    C纪律阶段

    D自律阶段

  • 6. “海豚不是鱼”属于思维形式中的()。

    A概念

    B概括

    C判断

    D推理

  • 7. 关于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说法错误的是()。

    A教育目的是受生产力制约的

    B教育目的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制度的制约

    C我们肯定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并不意味着在提出教育目的时无需考虑受教育者的特点

    D对教育者特点的认识是提出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

  • 8. 通过设置选择题、填空题来测定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是()。

    A论文式测验

    B客观式测验

    C问题情境测验

    D单元测验

  • 9. 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是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个别差异、德育内容和( )。

    A德育意义

    B德育原则

    C德育目标

    D德育途径

  • 10.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

    A练习法

    B实习作业法

    C实验法

    D谈话法

  • 11. 政治与教育内容的关系是()。

    A政治决定一切教育内容

    B政治决定与劳动能力有关的教育内容

    C政治与教育内容无关

    D政治决定与思想意识有关的教育内容

  • 12. 关于学习动机的激发,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A低等

    B一般

    C中等

    D高等

  • 13. 埃里克森指出,许多人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习惯可以追溯到人格发展阶段的( )

    A羞耻感

    B内疚感

    C勤奋感

    D孤独感

  • 14. 背课文时,我们必须不断提醒自己,集中注意,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句子的衔接,反复试背。这种注意称作()。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 15. 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是( )

    A整理知识

    B创新

    C经验描述

    D继承

  • 16. 人们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

    A暗适应

    B明适应

    C嗅觉适应

    D感觉对比

  • 17. 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 18.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句话表明在德育过程中()

    A知与行是紧密联系的

    B知比行重要

    C行比知重要

    D知与行是可以分割开的

  • 19. “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理论违背了()。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传统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C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 20. “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说明了教师的()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A尊重

    B期待

    C责任心

    D品德

  • 21.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计划生育,适龄儿童逐渐减少,其中小学生数量减少约30%,因此小学大量并校。这说明()

    A人口数量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

    B人口就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内部结构

    C人口的地域分布制约着学校布局和办学形式

    D人口素质的高低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 1.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认为激发事件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的直接原因。
  • 2.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 3. 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是教师教的怎么样。
  • 4. 知识和智力是两个相同的概念。
  • 1. 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 2. 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 3. 简述气质在教育工作中的利用。
  • 4. 简述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
  • 1. 材料:李芳是一个酷爱流行音乐的高中生,期中考试前的两个星期才开始学习,一边学习一边听MP3,美其名日“自我放松”。她暗自发誓要考出好成绩,至于好到什么程度就没想太多了。她认为复习文科科目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但数学、物理就很麻烦了。
    她觉得自己缺乏学习数学的能力。不愿意在上面花费太多的时间,遇到自己不会解的题目,也不好意思去问老师和同学,害怕被人笑话。最后,她的成绩非常糟糕,尤其是数学,她很失望,一说起学习就头疼,觉得自己再也不可能学好数学了。
    问题:(1)请用心理学原理分析李芳学习中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2)如果你是老师,可以给李芳提出哪些学习建议?
  • 2. 陶行知任育才中学的校长时,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行知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办公室等他。
    陶行知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励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行知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
    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行知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试用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分析上面的德育案例,具体说明哪些地方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