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二)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181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知识点试题已经为大家整理到了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二),快来做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发展独立阅读能力的基本目标,某教师依据这一基本目标对学生提出了以下要求,下列要求不恰当的是()。

    A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

    B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够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C要从细节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D要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 2. 阅读《变色龙》的课堂小结环节的教学实录,按要求回答问题。师:这篇课文结尾写道:“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便裹紧大衣离开广场走了。后来怎样了呢?课文没有交代,留给读者去思考。现在,就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把后来的事情说出来,以“广场事件之后”为题,写一篇作文。这篇作文的要求是:①内容要和原文衔接,不是另编故事;②人物的思想品质、道德作风必须和原文一致;③作文的中心思想,要和原文中心思想吻合;④在符合上述三点要求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想象力,编出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来。
    对上述课堂小结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生发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发散迁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B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进行了有机联系,将读和说两种能力要求合理整合,将课堂知识积极向课外拓展延伸

    C反复提到“和原文衔接”“和原文一致”“和原文中心思想吻合”等要求,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拓展,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D教师通过教学小结将学生思维发散开来,既巩固了当堂课的教学效果,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 3. 阅读下面的课堂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师:德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曾说过,当我们不幸的时候,不能再好生忍受生活的时候,一棵树会对我们说:平静,平静,瞧着我!那么地坛要是能说话,它会对史铁生说些什么呢?如果你是地坛,你又会对史铁生说些什么?
    生1:平息心中燃烧起来的对命运之神的怒火。
    生2:人是在挫折中不断成长的。
    生3:你将从我身上感悟到些什么呢?
    生4:人生难免有我这样破败的时候,但自然总是生生不息。
    生5:对着空空的裤管,我希望你能对它说:没有你,我依然能站起来。
    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到的理解,要把自己的身心都放到文章中去读。我们再来读一遍第三段。
    对上述课堂实录分析不正确的是()。

    A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感受、联想,表达了不同的想法

    B高中语文教学要着力于培养思辨能力,想象能力不是教学重点

    C教师没有进行有效的评价

    D教师没有在学生的发言之间建立联系,不利于学生观点的交融

  • 4.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梁实秋用轻盈的笔法,轶事的形式,尊仰的灵魂,重现了三千年不遇的大变局之下,那咳珠唾玉、环佩锵鸣的大师,重现了他的欢笑挺拔,他的雷鸣呼啸,他的自负狂狷,以及终归悲悯和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时代命运。
    任公先生一生高文博学,对他的认识和了解,一节课的时间只能“蜻蜓点水”式的一带而过,其中的风华与睿智、多变与执着还需要我们在课后进一步感悟与领会。希望大家能通过今天的学习,打开一扇门.获得知识以外的更大收获。
    真诚地希望每一个年轻的生命都能拼搏时热情执着,自处时认真!
    这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课时的教学结束语,以下对其设计意图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他人的故事中,反省自己;在感慨唏嘘中,汲取正能量,以此来砥砺学行

    B达成“在品文中.感受一代大师梁启超的风采,学习其爱国热情及做任何事都充满激情、积极投入的精神”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C总结文本写作特点,重申文章思想内容,强化德育目标

    D补充拓展梁任公语言特点、人物背景及人生态度,达到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 5. 下面是某教师执教《故乡》一课的教学片段。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这来的便是闰土……可以听见他自己去拣择”这一部分。(生自读课文)
    师:理解课文内容或是理解课文片段的内容,要注意运用“多角度品析”的方法,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如情节、人物、环境、人物活动、表达方式、描写角度、结构层次、修辞手法、段落大意、表达目的、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理解,力求有自己独到的发现,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再阅读课文,然后自主、合作学习,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从表达方式来看,这是一个描写段,它给我们一种苍凉之感。
    生:从人物看,少年闰土的活泼能干、勃勃英气已经荡然无存,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生活在痛苦中的闰土画像。
    生:从描写顺序看,由远及近,以此描写身材、脸色、眼睛、头上、身上、手,符合观察习惯,先远望身材,再注视脸面,然后打量全身。
    生:从表达目的看,这段肖像着重写变化,反映当时农民的苦难。
    对以上教学片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够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的阅读

    B多渠道开发文章内容,多途径质疑、设疑

    C能够使学生从不同层次发现问题

    D能够使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发现问题

  • 6. 教学某版高中语文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时,教师设置了以下导入。(上课初,教师板书课题、介绍背景知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是享誉世界的革命家、思想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他以毕生精力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影响了20世纪的人类生活……
    (教师大约用了4分钟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及两人的友谊、马克思逝世的情景等)
    下列对该导入的评析中,错误的是()。

    A这段教学导入完全是传统套路的“开局”,方式陈旧,内容单一,使学生没有任何新鲜感

    B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开局”索然寡味,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求知欲

    C这段教学导入意在让学生在进入课文前对人物背景有初步认知

    D教学导入应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故不能使用背景导入,而应使用激疑导入、故事导入、多媒体导入等富有趣味性的导入方式

  • 7. "教师教学“有趣的对联”时。为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述了乾隆和纪晓岚给一位老叟所写的一副对联——“花甲重逢还长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以下学生对老叟高寿的判断,正确的是()。"

    A120岁

    B121岁

    C140岁

    D141岁

  • 8. 学习《鸿门宴》,教师要求学生注意“大王来何操?”一句的特殊句式,并归纳同类用法的句子。下列句子中不含有同类用法的是()

    A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B微斯人,吾谁与归?

    C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D古之人不余欺也

  • 9. 教师在讲授《陈涉世家》中“为天下唱,宜多应者”这句时,讲到“唱”在这里是个通假字,通“倡”,是“带头、倡导”的意思。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通假字,教师请他们在课下搜集之前学过的通假字。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B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

    C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

    D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察今》)

  • 10. 某教师将要教学“泰戈尔诗选”专题,课前教师向学生推荐预习篇目,下列不合适的是()

    A《吉檀迦利》

    B《飞鸟集》

    C《惩罚集》

    D《园丁集》

  • 11. 学习了《窦娥冤》一课后,学生对关汉卿这位伟大的剧作家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并渴望对关汉卿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于是教师为学生推荐了关汉卿的一些其他剧作,以便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下列作品不适合推荐的是()。

    A《汉宫秋》

    B《单刀会》

    C《救风尘》

    D《拜月亭》

  • 12.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课后提供了“《红楼梦》贾府主要人物关系表”,下列对编者设置这一关系表的意图理解最恰当的是()。

    A使复杂的人物关系更清晰明了,学生更容易理解文本内容

    B学生学会绘制其他小说的人物关系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C学生可以背诵人物关系,深入研究名著《红楼梦》的内容

    D学生可以借助人物关系表,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

  • 13. 某教师设计了“春秋笔法”专题,理解古代历史的叙述传统。这一专题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系列中的()。

    A诗歌与散文

    B小说与戏剧

    C语言文字应用

    D文化论著研读

  • 14.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一、[A]初读悟情: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词,读准字音、读通诗词,把握此词的感情基调,并想想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感情基调:深沉凝重、悲凉愁苦。
    主要内容:词人通过描写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二、[B]再读品情:请几位同学朗读诗词,同学交流朗读体会,并共同鉴赏诗词是如何来表现诗人难以排遣的深重的愁绪的。
    (一)抓住词中的叠词来品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点点滴滴
    (二)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
    (三)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C]知人论世:“一切景语皆情语”,而一切情语都与词人的身世遭际息息相关。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词人在词中所表达的重重叠叠的浓愁.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看看作者的人生历程。(幻灯片展示李清照人生历程)
    四、[D]比较阅读李清照早期诗词《如梦令》其一:
    1.这两首词表达的情感以及作品风格有什么不同?
    2.导致词人不同情感的原因是什么?
    这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对高中语文课文《声声慢》一课的阅读教学过程的设计,以下对其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读阶段人情,侧重于整体感知,在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个人充分感知语言,尊重其阅读感受。有利于学生进入诗词蕴含的深沉凝重、凄楚哀婉的情感氛围中

    B再读阶段品情。侧重于对诗词语言的揣摩品味,通过学生示范朗读、交流朗读体会来共同鉴赏、品味词人抒写的难以排遣的愁绪

    C知人论世阶段,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找到诗词情感的依托.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D比较阅读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更形象深刻地感悟理解“词人境遇不同,诗情有别”“时代不同,精神迥异”的特点

  • 15. 阅读《沁园春长沙》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师:“万类霜天”表现了诗人视野的开阔。一个“竞”字又突出了什么?
    生: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的生命力。
    师:“万类霜天竞自由”由眼前的事物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有什么深层含义?
    生: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斗争中获得生存自由。那么人类,特别是被压迫的人民不是更应该“竞自由”吗?这其实就是对人民的一种号召和呼唤。
    师: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这幅立体的辽阔万里、绚丽多彩的风景,宛如当代著名的岭南画派大家关山月浓墨重彩的山水画,不愧为“驱山走海置眼前”“咫尺应须论万里”的大手笔。下面请大家发挥团队精神,为这一节起个小题目。
    生:生机勃勃的秋景--“湘江秋景图”。
    对上述教学实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引导学生分析关键字词,把握诗歌内容的深层含义

    B引导学生分析景物描写,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C引导学生概括词作内容,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D引导学生建立合作意识,激发学生思考与探究精神

  •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持之以恒
    ①“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他告诉我们:赢,贵在持之以恒。“恒”,完成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的抱负;“恒”,实现小溪汇成江河的理想;“恒”,成就了骏马至之千里的志向。
    ②苏轼,我国文坛一座不朽的丰碑。他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他强调的是,坚持和持之以恒,唯有如此,才能达到“成大事”的目的。着眼于今天,着眼于当下,一步一脚印,坚持走好每一步。
    ③丘吉尔在一次演讲中说:“我成功的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能放弃!我的演讲结束了。”丘吉尔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此,在于他的不肯放弃。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我想,没有人会遭遇到比丘吉尔更大更多的困难,在这些困难面前,我们不能畏惧,唯有选择迎难而上,困难作为一种不断鞭策自己、促使自己前进的鞭子。要知道,把希望放在所谓的奇迹上,日复一日地等待奇迹出现,实不可取。曾有人说过:“绝望谓之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没有脚踏实地的坚持,没有一点一滴的积累,想用一个个不切实际的希望来支撑一个有价值的人生,我只能说那是痴人说梦。
    ④毛主席说过:“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暴十日寒。”它被莘莘学子写在案板床头,恨不得每日吟诵十遍。然而坚持,不仅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行动,它体现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每天多弄懂一道题,多背过一个知识点,积少成多,你最终会发现自己的进步。
    ⑤苹果总裁乔布斯说:“大家一定要坚持这样的信念,在命运、人生、学业、事业等各个方面都要坚持。这种思考方式从没有让我失望过,并且改变了我的人生。”
    ⑥所谓集掖成裘、聚沙成塔,不正是告诉我们,坚持是至关重要的吗?让我们站在原点,坚持去战胜一个个困难,坚持去做认为正确的事,就会赢得丰厚的人生馈赠。

    1. 请从第④⑥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③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改正。
  • 2. 请指出该作文的优点和缺点,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 3. 阅读《老马》教学后的说课片段和课文原文,完成问题。
    高二选修课上,我和学生一起欣赏诗人臧克家的现代诗歌《老马》。
    《老马》这首诗对高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我引导学生学习这首诗的目的不在于《老马》这首诗本身,而在于以此向学生介绍一种文学作品阅读的方法,即在建构主义理论支撑下的“情境模拟”。这种模式适合所有的文学作品,贵在“模拟情境”的创设。在对《老马》这首诗的鉴赏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老马”生存状态相似的农民形象,使他们对《老马》这首诗有更深刻的认识。
    新课标中要求语文教学要处理好教材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我们的教材确实经过精心的修订,其中不乏名篇,但教材只能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载体,语文教师应有大语文的观念,任何一篇文章的教学都应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老马》这首诗只是一个引子,更多关注的应是像“老马”一样生存状态的人们的生活,以此引发我们对自身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对此,我先引导学生思考“《老马》这首诗中塑造了一个‘老马’的形象,它有什么特征”这一问题,对学生的思路给予相应的指导。接下来提出“‘老马’的形象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什么形象相似”这个问题,提示学生是生活状态相似,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总结发言,得出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老马臧克家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头望望前面。
    1932年4月
    [问题](1)请简要说明教师在说课稿中设计意图。
    (2)请简要分析该教师的做法的不足之处。
  •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氓》原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堍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课文介绍
    该课文为某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第一课第一篇文章,同单元的选文还有《采薇》《离骚》
    《孔雀东南飞(并序)》《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这一时期产生了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伟大作品,诗人们在许多方面都做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新诗体、新流派和新的表现手法相继出现,为唐代诗歌高潮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还要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相关规定
    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学生情况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班额50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能够投影实物。

    1.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写出确定依据(不可照抄材料)。
  •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研讨与练习】。研讨与练习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暗示了什么?这里用桑叶来打比方,好在哪里?
  • 3. 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