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试卷(四)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454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最新的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试卷已经整理好,大家可以随时前来进行测试。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阅读《山中访友》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
    师:作者把自然的景物当成自己的亲朋好友,所以我们的课题是“山中访友”。在文中也有一些人称的变换,请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学生有的讨论回答,有的沉思)
    师:分析得很准确。这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应该运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生:亲切、自然。
    生:饱含热爱赞美之情。
    师:好,就请大家带着亲切、热爱、赞美之情来朗读第5段。大家先自由练习,待会儿请同学读给大家听。(师指定六位同学分别朗读关于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的句子。多媒体播放舒缓的古筝曲,师生情不自禁地鼓掌)
    师:让我们用丰富的想象力,用饱含爱的声音,与溪流、白云、瀑布对话吧!请男生齐读描写悬崖、瀑布、云雀的句子,女生齐读关于山泉、溪流、白云的句子。(多媒体出示朗读课件,学生朗读)
    师:(竖起大拇指)太棒了!假如你们是山中的白云大嫂、云雀弟弟、老桥……你们又想对游人说些什么呢?(学生有的讨论,有的沉思)
    生:假如我是太阳,我会对游人说:我是绚烂的太阳,我能驱散阴霾与黑暗,能给人以光明和希望,能赶走严寒与孤独,能给人以温暖和热情。
    师:同学们想象丰富,语言也美。让我们一边欣赏山中美景,一边展开想象的双翼,抒写对山中景物的热爱之情吧!(生开始思考、讨论、动笔、交流)
    生:梅花,你是一位慈祥的母亲,你唤醒了春姑娘,唤起了万紫千红,唤起了希望。在你淡淡的芳香中弥漫着傲骨的乐章,在你颤抖的树梢上吟唱出百般的柔情,你是温暖、幸福的使者。
    师:多么顽强、坚毅的梅花。排比、拟人句很好地表达了你的情感。
    生:野草大哥,你虽然没有花的芬芳、树的高大,但你经历过风霜雨雪后,仍然傲然挺立;面对熊熊大火燃烧后,仍然顽强生长……你教会我面对困难,不可言弃,为了心中的那片绿洲。要顽强拼搏。谢谢你,野草大哥!(师生掌声雷动)
    以下对这段教学片段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通过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象美,进入作品描写的意境

    B培养了学生认真阅读文章的好习惯,使之一步步深入课文,深刻体会作者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心情;也融会贯通了人文主义教育

    C意在使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充满深情的对话式描写的

    D每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同,所要表达的内容也会有所差异,故这里的训练表达,学生的合作不如独自完成好

  • 2. 学习完鲁迅的小说《故乡》,学生认识了闰土这一令人难忘的人物,教师要求学生搜集鲁迅的小说里的其他典型人物,下面所列选项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藤野先生

    B祥林嫂

    C华老栓

    D涓生

  • 3. 教师在讲解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时,列举李白其他的诗句,下列诗句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

    A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4. 名著导读课上,教师为学生出示了《围城》《边城》《家》《雷雨》四部作品,要求学生归纳其作品主题。下列正确的是()。

    A学生甲:《雷雨》通过描写周、鲁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前后三十年间复杂的纠葛,写出旧家庭的悲剧和罪恶。反映了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正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社会现实

    B学生乙:《围城》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了人性的善良与美好、心灵的澄澈与纯净,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惨痛事实

    C学生丙:《边城》精细入微地描绘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众生相,无情地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人生、社会的荒凉

    D学生丁:《家》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汪母这三个人物形象,深刻地写出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命运

  • 5. 阅读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教学设计(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教师组织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小组成员分别展示课余时间搜集的生活中与语文相关的资料。 第一组:展示广告集锦——信心型、功用型、对比易记型、超常搭配型。 第二组:展示校园用语——精选校园流行语,如“哇——”“酷毙了!”“帅呆了!” 第三组:展示口语荟萃——选取有代表意义的方言,整理分类,与普通话对比并寻找规律。 第四组:展示“街头巷尾”——为店名、招牌、标语的用语分类,阐明自己观点,赏析命名立意独特的用语。 第五组:展示网络语言——“7456”“886”“青蛙”“大虾”等。根据其语言形式,将网络语言分为四类(文字类、数字类、英文字母类、符号类),阐述网络语言的迅猛发展对汉语学习的冲击,初步思考其优点、缺点。 展示交流过后,该教师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实践,并对同学们的积极思考给予了高度赞誉。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初步掌握了查找资料的方法,搜集了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沟通了课堂内外,充分认识到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对上述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片段)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A搜集、展示与交流环节的开展,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培养其思考、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B展示交流阶段是体验获得新知、克服困难及品味快乐的过程,学生能够增加知识储备,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C教师在组织学生展示交流的过程中未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搜集材料的展示和分享环节中占据主导地位

    D展示交流阶段过后,教师应充分发挥参与和指导作用,对此次学习活动的过程、作用和收获进行总结与评价

  • 6. 阅读下面的作文课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
    师:我发现大家的作文有的地方写得比较空洞,内容不够具体。今天我们就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先来看一个寓言故事。(幻灯片展示故事)蚂蚁舅舅请河对面的小黑和小黄两个外甥做客,特别叮嘱:要走捷径,越快越好。小黑和小黄赶紧出发。来到河边,他俩因为怎样过河的问题争吵起来……最后,小黄从河上游小桥上走,很快就到了舅舅家。小黑从河里游,最后侥幸爬上岸,到舅舅家时,宴席已经散了。
    师:大家说说,这个故事哪些地方写得再具体一些就更生动呢?生:我觉得可以把小黄和小黑怎么“争吵”写具体一点。师:很好。那他们是怎么争吵的呢?思考两分钟,请两位同学来表演。(学生表演)
    师:很好。两位同学的表演生动有趣,尝试运用具体的理由来说服对方。大家再想想,小黑跳下河,经历了什么事情后才爬上岸的?他在去舅舅家的路上又是怎么想的?请大家拿出练习本,具体、形象地写出自己的想象。
    下列选项中对该教学实录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

    A基于学生现状来确定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B利用寓言故事营造鲜活的作文教学情境

    C表演活动侧重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与教学目标脱节

    D通过填补故事空白,有助于学生把作文写得具体

  • 7. 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文言实词“亡”的意义,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

    B河曲智叟亡以应。(死亡)

    C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逃亡)

    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灭亡)

  • 8. 阅读两位教师教学《背影》的课堂小结,按要求答题。 教师甲: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发现了吗?我们可以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大家可以在以后的习作中多多运用这些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师乙: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告诉我们,父亲对子女的爱是深沉而无言的。文中的父子之情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我们要珍惜父爱,懂得感恩。 对上述课堂小结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教师甲的总结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B教师乙的总结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主要思想感情

    C教师甲的总结忽略了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实现

    D教师乙的总结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实现

  • 9. 文言文总结课上,教师让学生分析学过的文言文中“亡”的意思,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今亡亦死(《陈涉世家》)——逃跑

    B暮而果大亡其财(《智子疑邻》)——丢失

    C且秦灭韩亡魏(《唐雎不辱使命》)——消灭

    D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通“无”,没有

  • 10.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文学史上有名的作家,学生做了课堂笔记。其中正确的是()。

    A“三曹”:曹操、曹植、曹冲

    B“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杨炯、杜甫

    C“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询、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D“一祖三宗”: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 11. 在初三语文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中国古代诗歌流派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踽、应场、刘桢

    B“边塞诗派”是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其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代表作有高适的《别董大》、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王昌龄的《古从军行》和李颀的《塞下曲》

    C“韩孟诗派”是中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刘叉、卢仝等人

    D“江西诗派”是宋代文学流派,以黄庭坚、陈师道为首,诗歌理论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

  • 12. 教师在某课的“诵秋”环节中要求学生向全班同学朗读自己所知道的描写秋景的诗文。以下学生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是唐代诗人陶渊明《酬刘柴桑》中咏秋的经典名句

    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杜甫《山行》中描写枫叶的句子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张继《枫桥夜泊》中的句子

    D“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是唐代边塞诗人刘禹锡《秋词二首》中的著名诗句

  • 13.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我是小演员”主题活动,鼓励学生排演剧本。下列不适合排演的是()。

    A郭沫若《屈原》

    B陆定一《老山界》

    C何冀平《天下第一楼》

    D孙鸿《枣儿》

  • 14. 学习了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师引导学生积累一些山水田园诗作进行阅读,下列不合适的是()

    A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B孟浩然《过故人庄》

    C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D王维《竹里馆》

  • 15. 教师利用学生做的批注引领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对这种教学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B批注法强调教师讲解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学针对性强

    C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为学生形成个性化阅读创造了条件

    D将学生的学习成果转化为新的学习资源,教学起点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

  • 1. 阅读两位教师的教学实录(节选),完成下题。
    教师A:《背影》教学实录(节选)
    师: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它抒发的父子之情感动着一代代中国人。昨天我们已经了解了大意。下面我们来看一段电视散文,走进朱自清的情感深处。
    (播放电视散文《背影》大约五分钟)
    师:好,看完了。大家来说说你最感动的地方是什么。
    生:视频里父亲帮儿子买橘子的场景挺让人感动的。
    生:视频里的旁白、音乐与背景的画面搭配和谐,让人感到父子情深。
    师:嗯,还有十分钟就下课了。这节课我们围绕电视散文讨论得很热烈,大家说得也很好。你们再想想,在自己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亲情体验呢?请大家在电视散文背景音乐下,回想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会儿来交流一下。
    教师B:《济南的冬天》教学实录(节选)
    (教师在导入环节运用幻灯片展示与济南的冬天相关的图片,让学生领略济南冬天的美)
    师:请大家听课文朗读录音。
    (播放朗读音频,学生认真倾听)
    师:好,请同学们思考屏幕上的问题。
    用幻灯片呈现8个问题,学生按照顺序依次思考、回答,教师再用幻灯片依次呈现答案。
     1.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2.文章第一段连用两个“像我”的作用是什么?
     3.济南的冬天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文章从几个方面进行反映?
     4.写“济南的人”是从哪些方面展开的?
     5.“慈善的冬天”运用了什么手法?好处是什么?
     6.文章第三段中“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7.文章之中“绿的精神”指什么?
     8.为什么课题不能改成“冬天的济南”?
    师:看来大家已经有了一些个人的见解,我们再来具体品味一些美句。
    用幻灯片呈现课文中的9个语句。学生思考、品味后,教师再用幻灯片呈现赏析结论。
     1.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2.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3.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4.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5.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6.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7.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8.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9.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师:好,快下课了,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个单元我们学了《春》和《济南的冬天》两篇散文,大家学会了哪些写景的技巧?
    (学生回答,教师用幻灯片展示事先确定的三点技巧)
    师:好,大家要记住这些技巧。今天的作业就是运用这些技巧描写一段景物。
    [问题]
    请指出两位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方面各自存在的问题,并简要解析。
  • 2. 阅读《月亮上的足迹》教学片段,回答下题。
    环节一:速读课文,感悟文章内容
    (1)自主学习
    ①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②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③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2)合作探究
    ①小组讨论完成以上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
    ②学生各组代表发言,并由其他组的学生补充,发言后教师总结评点。
    (3)实物演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将两个大小不等的地球仪放在讲桌上,大的假设为地球,小的假设为月球,然后选派学生上讲台演示登月全过程,演示过程中有不完善之处,其他同学补充。通过演示进一步感知文章内容。
    环节二:研读赏析,激发兴趣
    (1)自主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质疑并共同探究,深入体会。
    ①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②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2)合作探究
    对以上问题,小组研讨并在教师指导下达成共识。
    (3)课件展示,形象直观激发兴趣
    课件展示月球及月壤、月岩的图片资料。宇航员登月后采集月壤、月岩,安装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及月震仪图片资料,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4)合作学习
    学生齐读后讨论: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最后一句话怎样理解?
    【问题】
    (1)请评析这两个教学环节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2)请分析环节一和环节二在教学中的目的。
  • 3. 阅读《老王》教学设计(片段),回答下题。
    案例:
    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一句为切入点,引导探究如何看待文中人物的“幸”与“不幸”,体会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多媒体展示问题)
    环节一:说说老王之“不幸”
     1.学生齐读第2至4段,讨论并共同体悟老王之“苦境”。
    明确:身份卑微,孤苦伶仃;患有眼疾,谋生艰难;身居破屋,生活穷苦。
     2.提问:造成老王之“不幸”的仅仅就是这些与生俱来的或纯客观的因素吗?文中哪些地方暗示了导致老王的处境每况愈下的社会因素?
    明确:当时社会的某些不合理的政策加剧了老王的不幸。“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
    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一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3.说说老王是如何对待“不幸”的。小组合作学习,然后交流,重点研读文中写事部分,
    感受老王之“善心”。
    明确:从不抱怨,默默承受不幸,孤身一人靠一辆破三轮车谋生;以德报德,不让别人吃亏,给杨先生家送的冰比前任送的大一倍,价格相同;身处困境,却处处顾念他人,送杨先生的丈夫钱先生到医院,怕杨先生没钱,不收车费;知恩图报,极有道德良心;身患重病,还不忘感谢,硬撑着给杨先生家送鸡蛋和香油。
    环节二:说说作者之“幸”
     1.提问:作者当时处境如何?为什么说作者是幸运的?
    明确:作者“文革”时期在干校挨批斗,进行“劳动改造”。作者的“幸运”,不仅仅是指她与老王两人在物质上悬殊的对比,作者的“幸运”首先应该是在他们一家遭逢“不幸”的时候,遇到了老王这种“最老实”的人。老王给予她一家人帮助,可谓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多年之后作者又进行了精神的自省,又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幸运”。
     2.提问:在作者当时的处境下,她给了老王哪些力所能及的关照?
    明确:作者的女儿为治好老王的眼疾,送鱼肝油给他;作者一家总坐他的车,照顾他的生意;作者一家非常关心老王,总打听他的状况。
     3.提问:作者的做法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经过讨论达成共识。
    提示:对自己的不幸要淡然处之,对他人的不幸要事事记挂,要能真正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人与人之间不论高低贵贱,不论幸与不幸,都应平等交往,互相尊重。
    问题:
    (1)请评析该教学设计的两条优点。
    (2)教师围绕“不幸”与“幸”梳理课文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效果?请简要分析。
  •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原文】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思考探究一、熟读并背诵课文,说说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什么观点,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二、这篇短文仅100余字,多次提到“千里马”,却不显得啰唆。作者提到“千里马”的方式有哪几种?各具有怎样的效果?三、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句子的语气特点。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四、阅读下面的短文,结合课文,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不少于300字。
    上①令封德彝②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日:“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日:“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③,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资治通鉴·唐纪八》
    ①上:皇上,指唐太宗。
    ②封德彝(568~627):名伦,字德彝,唐代官员,官至尚书右仆射。
    ③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
    单元介绍学习本单元,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培养文言语感;注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还要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
    预习提示“伯乐相马”是一个古老的传说,讲的是春秋时期伯乐发现千里马的故事。作者在本文中却另翻新意,提出一个新颖的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作者能有这样的认识,与他的经历有关。韩愈年轻时,曾几次上书给"-3朝权相,希望得到重用,以展才志,但都被冷落。本文可以说是他的一篇“不平则鸣”之作。
    阅读课文,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言简意赅的行文特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学生情况八年级,班级人数50人。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

    1. 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 2.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确定依据(不可照抄材料)。
  • 3. 翻译原文中画线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