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协调师一级考试题(五)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169

试卷答案:没有

试卷介绍: 想顺利的通过考证么,本站精心为各位朋友整理了劳动关系协调师一级考试题(五),支持在线答题,随时可以开始考试,包括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快来测试一下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用人单位一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一般称之为()。

    A“解除”

    B“解雇”

    C“辞退”

    D“辞职”

  • 2. 岗位责任越大,直接管理的必要性就越大,应该选择()的方式。

    A直接用工

    B劳务派遣

    C外包

    D半日制工

  • 3. 下列关于不同用工方式优劣势分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劳务派遣的优点是不需要直接雇用劳动者,用工的自由度较大

    B外包用工的缺点是在于用人单位不能插手承包人雇用的员工的日常管理,从而决定了所能够外包的工作仅限于用人单位中的辅业工作,否则会影响用人单位的长远发展和人力资源积累

    C非全日制用工中,用人单位不需要签订书面合同,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D外包用工的优点是不受劳动合同续订次数的限制

  • 4. 一劳动者欲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可用()的口吻。

    A“请示”

    B“申请”

    C“通知”

    D“通告”

  • 5. ()规定:“企业内部劳动规章制度必须包括有关实施安全、卫生法规的措施;纪律规则、惩罚的性质、种类和程序以及雇员行使辩护权的调剂;集体合同要求必须订立的条款。”

    A《法国劳动法典》

    B《日本劳动标准法》

    C《韩国劳动标准法》

    D《日本劳动基准法》

  • 6. 企业在制定劳动规章制度过程中,注意事项不包括()。

    A企业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不得损害劳动者的权利

    B企业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应当有利于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

    C企业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应当有职工参加

    D企业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必须着重凸显决策层的行政控制力

  • 7. 劳动规章制度是()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在用人单位内部对()具有约束力,是()意志的体现。

    A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决策层

    B劳动者 劳动者 劳动者

    C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用人单位全体成员

    D用人单位 劳动者 用人单位决策层

  • 8. ()的订立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行为。

    A劳动规章制度

    B劳动合同

    C集体合同

    D劳动标准

  • 9. 当劳动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的内容发生冲突时,法院所采用的判案标准,应该是依据()而定。

    A劳动规章制度

    B劳动者的请求权

    C集体合同

    D劳动标准

  • 10. 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由()人(含)以上共同实施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公共事件。

    A10

    B20

    C50

    D100

  • 11. 下列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工资报酬的情形是()。

    A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

    B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

    C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

    D春节安排劳动者工作的

  • 12. ()是通过一种被认可的渠道将自己的抱怨向管理层或工会官员表达出来的方式,是正式的抱怨,是由雇员个人或团体就他或他们所受到的某一方面的待遇提出的。

    A上访

    B投诉

    C申诉

    D举报

  • 13. 群体性时间是指()人以上,聚众共同实施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行为的事件。

    A10

    B20

    C30

    D50

  • 14. ()是企业管理一方向本企业职工公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大事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经营管理人员廉洁从业相关情况,按照一定程序向职工公开,听取职工意见,接受职工监督的民主管理制度。

    A劳动规章制度

    B厂务公开制度

    C集体协商制度

    D劳动合同制度

  • 15. ()是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也是职工代表大会的基本制度。

    A实事求是

    B民主管理考评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6. ()下列哪项不属于居民养老保险部门职责。

    A拟订城乡居民言老保险政策和规划、标准,并组织实施

    B拟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筹集、养老金支付的具体政策以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规则和流程

    C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城乡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

    D拟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办法与政策

  • 17. 以下不属于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宏观经济因素是()。

    A区域间劳动力供求的不平衡

    B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经济周期引起的波动

    D迁移距离的远近

  • 18. 以下对于劳动力流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流动净收益对劳动力流动起着决定性作用

    B劳动力自愿流动后会提高其工作总体满足度

    C劳动力流动后工资与先前变化不大

    D通常情况下雇主对员工的流动持反对态度

  • 19. 解除劳动合同应符合法律规定,下面()符合规定。

    A小张患职业病并被确认丧失部分劳动能力

    B小王不能胜任目前工作,经培训后仍不能胜任工作,并且不服从安排

    C小玲生育后,一直在家哺乳孩子

    D小沈感冒引发肺炎,连续一周没上班,但在医疗期内

  • 20. 战后的()不仅是对劳动者的一种契约保障,而且称为雇主谋求“工业和平”和工业利润的手段之一。

    A劳工运动

    B集体协商制度

    C产业运动

    D三方机制

  • 21. 在德国,集体谈判取得结果时,双方将同意的各要点条文化,产生新的集体合同草案,交由各集体合同委员会决定,如委员会认为不妥,则将草案发给工人,请它们作书面记名投票,如获()以上的投票工人支持,新协议草案就算通过。

    A50%

    B60%

    C70%

    D75%

  • 22. 目前我国推行的是“三方四家”的机制,()以雇主组织加入国家三方会议工作。

    A行会

    B企业联合会

    C工商联

    D中华全国总工会

  • 23. ()是工人的首要权利。

    A结社自由

    B平等

    C就业机会均等

    D劳动条件

  • 24. ()一经批准,成员共必须遵守和执行。

    A国际劳工公约

    B建议书

    C倡议书

    D宣言

  • 25. 《全球契约》行动计划已经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代表、1500 多家著名大公司参与。

    A60

    B70

    C80

    D90

  • 26. 经济全球化不是指()。

    A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

    B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

    C各国文化相互渗透同化

    D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

  • 27. 国际劳工标准中,()一经批准,成员国必须遵守和执行。

    A建议书

    B国际劳工公约

    C国际贸易协定

    D推荐标准

  • 28. “白脸” “红脸”交替出现,轮番上阵,直到达目的的技巧是()。

    A以诚取信

    B重点突破

    C分工协作

    D留有余地

  • 29. 经过长期艰苦的探索,国外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将()作为调整劳动关系、平衡劳动关系双方利益的基本法律制度。

    A劳工运动

    B集体协商

    C产业运动

    D三方机制

  • 30. 下列不属于我国劳动就业政策总体方针的是()。

    A劳动者自主择业

    B市场调解就业

    C国家包揽就业

    D政府促进就业

  • 1. 有效危机管理需要做到的内容有()。

    A转移或缩减危机的来源.范围和影响

    B加强危机处置的能力

    C提高危机初始管理的地位

    D改进危机冲击的反应管理

    E完善修复管理,以便迅速有效地减轻危机造成的危害

  • 2. 人员素质评估的特点是()。

    A心理测量

    B间接测量

    C抽样测量

    D直接测量

    E相对测量

  • 3. 劳动规章制度的作用有()。

    A劳动规章制度是企业正常运行的保证,组织成员行动的指南

    B劳动规章制度是保障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前提

    C劳动规章制度是企业奖惩的依据

    D劳动规章制度是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的保证

    E劳动规章制度还是劳资双方维权的利器

  • 4. 任职资格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

    A综合能力

    B知识

    C技能

    D经验与成果

    E工作态度

  • 5. 进行背景调查的渠道有()。

    A通过公安部门、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机构查询核实求职者的身份信息

    B通过教育部门、学校核实求职者的学历信息

    C通过求职者以前的工作单位了解核实求职者的工作表现、离职原因

    D通过医疗机构进行录用前体检,了解求职者的健康状况

    E对于关键岗位,必要时可以委托专业机构完成背景调查

  • 6. 素质包括()。

    A心理素质

    B品德素质

    C能力素质

    D文化素质

    E身体素质

  • 7. 突发事件处理的一般流程是()。

    A突发事件处理的准备

    B突发事件确认

    C突发事件控制

    D突发事件解决

    E突发事件反馈

  • 8. 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的创新有()。

    A建立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述职制度

    B建立职工董事、职工监事联席群众的制度

    C建立职工董事、职工监事了解企业情况的制度

    D建立职工董事、董事会参与决策前的论证制度

    E建立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培训制度

  • 9. 通用可比指的是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对象间的比较,包括()。

    A纵向比较

    B横向比较

    C斜向比较

    D全面比较

  • 10. 以下方法中()是常见德工作评价方法。

    A经验排序法

    B因素比较法

    C因素评分法

    D综合指数法

  • 11. 一般而言,报告内容包括的内容有()。

    A该议题的贡献

    B该议题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C利益相关者对该议题的关注度

    D该议题将带来的成果

    E时代背景

  • 12. 树立和强化现代劳动关系协调意识应注意避免的情形有()。

    A违背调解双方意愿

    B草率办案

    C“传统诉讼式”办案

    D超审限办案

  • 13.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组成。

    A工人代表

    B同级工会代表

    C劳动行政部门代表

    D用人单位代表

  • 14. 劳动法一般由()组成。

    A职业技能开发制度

    B劳动标准制度

    C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D社会保险制度

    E劳动监察检查制度

  • 15.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包括()。

    A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B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C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D安全卫生认证制度

    E劳动者健康检查制度

  • 16. 最低工资标准扣除项目而言,全国目前存在几种情况()。

    A最低工资标准中包括个人应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缴纳和住房公积金

    B最低工资标准包括中不个人应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缴纳和住房公积金

    C没有明确规定

    D最低工资标准包括个人应承担的社会保险费,但不包括缴纳住房公积金

    E双重标准

  • 17. 策略的谋划和运用,是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重要因素,对于依法合规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并确保取得成功具有助推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A在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要取得双方都满意的结果,要考虑职工的利益目标,更要着重关注企业行政的利益目标。从企业实际出发,通过有效的集体协商使双方共同受益

    B在工资集体协商中,职工一方协商代表应明确若资本市场求大于供供不应求,根据“物以稀为贵”的交易原则,可抬高工资需求,节节推进

    C若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企业内部人工成本投入和其他成本投入之间的效益比不稳定,此时,职工协商代表宜采取坚守策略,坚持不降低原有工资标准,并力争有所提高

    D当企业协商代表要求降低工资增长幅度时,职工协商代表可要求降低劳动定额,或要求提高加班加点工资标准

  • 18. 就集体合同工作运作情况看,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推进工作面临的问题有()。

    A整体水平不高

    B协商主体不到位,代表性不强

    C协商程序不规范,协商过程不充分

    D集体合同缺乏实质性内容

    E有些地方集体合同实施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有效的制约手段和方式

  • 19. 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方法有()。

    A通过企业集体合同监督检查委员会

    B依托职工代表大会专门工作委员会进行

    C健全区域性、行业性专项集体协议监督检查组织和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监督检查组织进行

    D依靠集体协商指导员加强对工资集体协议的监督检查

    E通过第三方监督检查

  • 1. 什么是群体性突发事件,它由哪些具体的表现形式与特点?
  • 2. 简述企业社会责任的慨念和内涵。
  • 3. 薪酬设计的原则与步骤?
  • 4. 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衡量指标主要有哪些?
  • 5.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存在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