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考试题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692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想=想要更加充分的进行备考,这套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考试题的模拟练习试题不要错过了。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人格的核心是( )。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 2. 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

    A认识活动

    B智育活动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

  • 3. 环境决定论的支持者是()

    A华生

    B高尔顿

    C笛卡尔

    D班杜拉

  • 4. 应激是()紧张情绪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A意料之中的

    B出乎意料的

    C发自内心的

    D没有原因的

  • 5. ()是孩子人际交往的范本。

    A父母沟通

    B亲子关系

    C培养合作

    D融入社会

  • 6. 下列属于积极自我心理暗示的有()

    A空城计

    B美人计

    C离间计

    D苦肉计

  • 7. 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具备明确教学筹划、教学大纲、系统教学内容和相对严格规章制度,它不但涉及家长()对子女施加影响,也涉及家长无意识地借助其他条件对子女施加影响。

    A有意识地

    B自觉地

    C自然地

    D积极地

  • 8. 以下非知情同意的有关要素是()。

    A保密权利和限制

    B来访者对记录的使用权利

    C咨询师的生活情况

    D咨询师打算使用未经实验证实的技术

  • 9. 属于第一个层次的家庭教育基本原则的是()

    A成熟、环境、成长“三位一体”的原则

    B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我教育“三教统筹”的原则

    C社会因素、孩子心理因素、家庭教育因素“三个因素”整合原则

    D身心发展一致的原则

  • 10. 对小学生心理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的是()

    A学习活动

    B书面语言表达

    C抽象逻辑思维

    D形象思维

  • 11. 家长说:“你怎么没考100分呀?看看某家的孩子,人家既懂事,又有礼貌,学习成绩又好。”这给孩子产生的压力源于:()

    A家庭的压力

    B教育方式不当

    C家庭气氛不和谐

    D学校的压力

  • 12. 家庭教育个案撰写的注意事项不包括()。

    A表达准确

    B叙述详细

    C文笔流畅

    D注重理性

  • 13. 马卡连柯说:“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规范,这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教育方法。”体现的家庭教育原则是:()

    A理性施爱原则

    B正确导向原则

    C以身作则原则

    D启发诱导原则

  • 14. 解决家庭功能不健全儿童厌学问题的措施不包括()

    A给孩子在学习上找一个适当的定位

    B家庭和谐,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C对孩子的进步及时表扬,及时疏导厌学情绪

    D用恶劣的学习环境去考验

  • 15. 意志对人的()可以起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A生理发展

    B人际发展

    C身心发展

    D生存发展

  • 16. 对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从有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B具体生动

    C具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D具有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

  • 17. ()是理想的教育方式,而其他类型都在不同方面存在问题。

    A溺爱型

    B否定型

    C民主型

    D过分保护型

  • 18. 社会主义的(),是人生接受教育的起点,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父母教育

    D辅导教育

  • 19. 我国最早的家庭教育专著是陈鹤琴的《家庭教育》,写于()年

    A1918

    B1979

    C1994

    D1925

  • 20. ()是作为父母特定角色的特殊素质。

    A心理素质

    B思想道德素质

    C科学文化素质

    D教育素质

  • 1. 以下哪些是影响人脑发展和机能的要素:()

    A营养

    B情绪

    C环境

    D饮食

  • 2. 高中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包括()

    A从“无我”到“唯我”

    B从“唯我”到“自我”

    C对个性品质的自觉

    D对自己形象关注

  • 3. 美国哈佛大学“零点项目”主持人、哈佛大学的教育教授霍华德·加得纳认为智能是()。

    A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面临问题的能力

    B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C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

    D思考能力

  • 4. 感统训练中,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滚球等活动主要是发展幼儿动作的()。

    A平衡性

    B协调性

    C灵活性

    D准确性

  • 5. 孩子存在问题时的表现有()、家长帮助孩子找到解决方法、家长起共鸣作用

    A交流由孩子发起

    B家长是倾听者

    C家长是顾问

    D家长比较被动

  • 6. 客观评价法包括哪些内容?()

    A赞许

    B表扬

    C训斥

    D奖赏

    E批评

    F惩罚

    G呵护

  • 7. 具备以下()这些优势的孩子是语言智能比较突出。

    A喜欢看书

    B学写字不费劲

    C比同龄儿童词汇丰富

    D善于记人名

  • 8. 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

    E教师素质现代化

  • 9. 大众传媒对儿童的积极作用有:()

    A媒介为少年儿童全面提供社会生活知识

    B媒介成为指导少年儿童社会学习的老师

    C媒介满足少年儿童的交往需要

    D媒介满足少年儿童的娱乐愿望

    E媒介有利于儿童缓解不良情绪

  • 10. 当每个人都有机会挖掘自身的潜能而高效学习时,他们必将在()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变化

    A学习

    B情绪

    C社会性

    D生理方面

  • 1. 凡是刺激孩子智力发展的就是有效的智力开发途径。

    A

    B

  • 2. 家庭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机构,是专门培养人的场所。

    A

    B

  • 3. 放纵意味着在不设限,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和接受力;开放则是任由自己的欲望驱使,对自己的言行缺乏应有的自制力。

    A

    B

  • 4. 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便指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

    A

    B

  • 5. 长期处于高焦虑状态可直接导致焦虑性神经症、过度焦虑反应等情绪和精神障碍。

    A

    B

  • 6. 学习动机在学习中发挥着两种功能,一是唤醒功能,二是指向功能。

    A

    B

  • 7. 口头言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对话言语,另一种是独白言语。

    A

    B

  • 8. 有意记忆是指有预定目的,有意识进行的记忆,记忆过程要依靠意志的努力。

    A

    B

  • 9. 无意记忆是指没有预定目的的记忆,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无须付出意志努力的记。

    A

    B

  • 10.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上,政府、学校和家庭以及留守儿童自身都扮演着各自不同而缺一不可的重要角色。只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够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

    A

    B

  • 11. 家教是指导家庭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的特点是个别指导,针对性更强,指导更具体、更细致。

    A

    B

  • 12. 我国历来重视和提倡对子女实施早期家庭教育,而最早的教育则始于胎教。

    A

    B

  • 13. 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为引导,社会教育是依托,彼此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现代教育体系。

    A

    B

  • 14. 当成人的自我状态处于适当的能量水平时,重视客观现实,理智处理日常事务,善于分析、计划与权衡。

    A

    B

  • 15. 家庭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年轻一代,也包括了以往只作为教育者的成年人.社会各方面重视对家长的教育指导,以各种方式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这种情况有利于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

    A

    B

  • 1. 家庭教育的目的和基本目标是什么?
  • 2. 父母回答孩子性提问的几个原则是什么?
  • 3. 简述性格差别的教课含义。
  • 4. 亲子关系的特点是什么?社会变革中亲子关系中有哪些新特点?
  • 5. 教学上怎样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 1. 胆汁质孩子工作效率高低起伏,家长要帮助孩子调整(),在情绪低落时多找孩子聊聊天。
  • 2. 表扬奖励法是对孩子的()、()给予积极的、肯定的评价的家庭教育方法。
  • 3. “()”是法国教育家卢梭在18世纪提出的,主张孩子犯错误后不给人为的惩罚,而是让孩子在其所犯错误造成的直接后果中“自作自受”,从中体验到不快或痛苦,从而促使他们改正错误,纠正过失。